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其高度只有7.8米,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长城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挡住外敌入侵,更是为了保护中国的文化和疆域。没有长城的中国将面临外敌四面楚歌的局面,国家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因此,长城承载着中国人民对故土的深深情感和坚定的保护意识。
我国修建长城为什么坑苦了欧洲人,作为古代防御工事,长城到底防住了啥!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我国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新七大奇迹,位居榜首,与之齐名的有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等等,现今有人对长城的作用产生怀疑,认为长城平均也就7.8米高,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而西方学者却说中国人修筑长城把欧洲给害惨了,影响了欧洲的历史,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咱们的万里长城。
我们现在说的万里长城是新中国成立后修补的明长城,长城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56年,中国第一条长城楚长城闪亮登场,春秋时期,楚国为了防御齐国的攻打,修建了这座楚长城,全长近500公里,大致呈几字形,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华山村境内,时隔近两千七百年,大部分早已了无踪影,只有在人迹罕至的山野密林中还残存着一段段碎石堆样的城垣。
楚长城的出现让当时的人们意识到,再强悍的战车在高大的城墙面前都无计可施,于是纷纷在自家领土的边界上修筑长城,齐长城在今山东莱芜,魏长城在今陕西大荔,赵长城在今内蒙古包头,燕长城在今河北易县和河北沽源,秦朝王长城在今宁夏固原,至今还能找到许多他们的踪迹,后来秦始皇一统中原,他拆除了大部分,只留下了接壤北部草原的燕赵长城。
在公元前214年,为了抵御匈奴入侵,秦始皇派蒙恬在燕赵秦朝王长城的基础上修筑出了一条西起甘肃,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有一点特别的神奇,我们看看秦长城的位置,熟悉地理的朋友应该发现了,他和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线基本吻合,长城以南气候湿润温暖,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长城以北是广袤的草原荒漠,无论是从地域上还是从气候上秦长城都确立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将两者分割开。
我们都知道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实际上他本来是去找盟友准备夹击匈奴的,张骞这一趟走得也不容易,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来回的路上都被匈奴抓住扣押过,为此汉武帝是特别的气愤,在抢回河西走廊后,就以阳关和玉门关为据守,沿着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修建了河西长城,之后匈奴远遁,汉武帝为了保护丝绸之路这条商道,就着手修缮秦始皇留下的万里长城,并将其一直向西延伸到罗布泊境内,汉王朝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
在秦汉之后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朝代就只有隋朝和明朝了,面临突厥的严重威胁,隋朝先后动用了上百万人修筑长城,明朝为了保住中原的门户燕云十六州,也就是今北京河北地区,祭出了自己的法宝,就是高筑墙修长城,一道东西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8800多公里,17600多华里的明万里长城横空出世,从明朝建立到覆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对于长城的修筑与巩固从未停歇。
朋友们应该清楚了,长城的作用是极大的,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中原以长城为首一次又一次地防御住了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维护了中原的政治,使中原地区可以稳定的发展,至于西方学者说的中国修筑长城把欧洲各国坑苦了,影响了欧洲的历史,这一说法确实有一些道理,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资源匮乏,正常年间勉强还可以自给自足,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天灾,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就只有一个,去抢资源。
因为中原修筑了长城,匈奴人在这里败了,突厥人在这里败了,最后蒙古人也在这里败了,南下的路已经被堵死了,他们只能去更远的地方抢夺资源,于是这些游牧民族就开始了西征,匈奴曾经就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整个欧洲人都活在匈奴的阴影下,匈奴占领了多瑙河流域,铁蹄踏破了波斯帝国,将东西哥特一一打败,使罗马帝国蒙羞,日漫部落丧胆,这些都是欧洲人的伤疤。
但是匈奴对欧洲的入侵,也间接使欧洲从落后的奴隶时代,走进了较为先进的封建时代,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进程,突厥人也曾在欧洲扩张过,在中亚和西亚建立了许多个突厥国家,大名鼎鼎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是其中之一,长城本身并不高大,但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巨大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过去他阻碍了铁蹄入侵的脚步,而今他是我们誓死守卫每一寸国土的精神象征。
朋友们,你们说长城这么大规模的建筑,在古代到底是用什么方法修筑起来的呢?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