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辩,字少帝,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唯一一个被废黜的皇帝。他出生于公元5年,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曾孙。因为其祖父刘盈在公元25年之际去世,刘辩的父亲刘宏成为太子。然而,刘宏在公元46年去世后,刘辩的母亲王氏垂帘听政。直到公元71年,刘辩终于登上了皇位,成为东汉的第十一位皇帝。
2.刘辩登基时只有8岁,虽然他是东汉的皇帝,但实际上是权臣窦宪的傀儡。窦宪把持朝政,掌握了大权。刘辩的性格温和,无政治野心,完全没有统治能力。窦宪借刘辩之手推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政策,导致社会不稳,民不聊生。
3.公元88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窦宪控制的官员贪污腐败,对抗起义军无力回天。刘辩在政治上完全失去了主导权,毫无作为。由于窦宪的统治不受民众欢迎,刘辩成为众矢之的。当时的宦官集团更是居心叵测,想废黜年幼的刘辩自己上位。
4.公元190年,十常侍之乱爆发,宦官把持朝政,民不聊生。刘辩被迫退位,被迫披上了黄色的衣裳,成为了名义上的太上皇。此后的三年,他生活在昏暗的皇宫中。公元192年,刘辩去世,时年25岁。
总结:刘辩是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他的生平经历非常不幸。他在年幼时登上皇位,被权臣窦宪所操控,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痛苦。最终,他被宦官废黜,成为了名义上的太上皇,终年25岁而去。刘辩的经历是东汉末年政权动荡和统治危机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