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他通过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和政策,如国家重工业化计划和提升军备等,带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这种繁荣却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的掠夺和剥削之上的,实际上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持德国的经济增长。因此,希特勒时期的德国经济繁荣虽然看似蓬勃,但实质并非健康可持续。
引言:作为二战策源地的德国,为何能成为二战最强反派,根源就在于经济军事力量强悍,而引发这一切的就是希特勒当权之后的经济政策。
希特勒主政的时候,德国经济可谓蒸蒸日上,德国经济空前繁荣,每个人再也不会为没有工作而烦恼,年均经济增长率甚至超过了20%。希特勒到底做了什么,让看似百废待兴的德国,重新崛起不说,还一步步走上了引爆世界的不归路?
答案要从历史中去,分阶段寻找问题根源。
一:一战结束之后,德国的悲催岁月。德国不是突然从一贫如洗变成经济军事强国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就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
可一战的惨败,让德国受到了彻底的清算。
《凡尔赛合约》的签订,对德国经济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超过千亿的赔款,让德国战后经济举步维艰。那个时候的德国,左边要面临英法两国诉求的战争赔款以补偿英法两国一战中的损失,除此之外,英法两国还要用德国的钱还欠美国的债。
一战的时候,英法两国为了战斗,找美国借了无数的钱。
这钱英法两国没能力偿付,就将债务通过赔款的方式强压给了德国,同时德国本身也欠了美国无数的债务。换个说法就是,美国是欧洲主要列强,英法德的共同债主。
如此巨大的债务压力,还有法国不怀好意的各种使坏,让德国财政举步维艰。
二战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在艰难赔付了两年债务之后,终于赔不起了,干脆的决定赖账。
德国赖账,让英法两国无力赔付的美国国债,成了英法巨大的财政压力,英法两国也没钱还给美国,只能通过制裁德国贸易,限制德国进出口,逼迫德国还债。
英法两国如此不人道的举措,让德国人愤怒了。
德国人穷的饭都吃不起,还要受到英法的剥削,弄得无数愤怒的德国人上街游行抗议,国内工人运动越演越烈,也让英法美担忧无比。
担忧什么?担忧赔不起钱的德国,一不做二不休,投入苏联的怀抱。
美国一看,这样弄趋势太危险,作为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债主,他不表态,这问题解决不了。
于是,美国开始向德国伸出了援助之手。
通过施行道威斯计划,注资德国,意图恢复德国经济之后,在解决债务问题。
美国的算盘很简单,只要德国还存续,这个债务就依旧有效,德国要是投入了苏联怀抱,这个债务就真的鸡飞蛋打了。
有了美国的注资,还有英法在美国斡旋之下的不再逼迫。德国在一战后知道大萧条前那十年时间,德国受到的战争赔款是打了很大折扣的。
二:美国注资让德国经济恢复,却不曾想经济危机来了。经过美国资金帮扶后,德国经济状况直线恢复。
按数据显示,从1924年到1928年间,德国吸收了近200亿马克的外国注资,而德国付出的赔款则是100亿马克,左右手算个账之后看,德国赚了100亿。
资金的正向流入,让德国经济开始恢复,运转良好,一战后经历困顿的德国人,过上了相对好的日子。可是这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
1929年美国引爆了经济危机,进而传递到全世界,引发了全球大萧条。
自顾不暇的美国,没有能力维持对德国的输血,美国收回了贷款,英法两国也因为经济危机陷入了财务危机。
英法美三国都陷入了危机,不由地放大了身背三国债务的德国的危机,英法又开始要钱了。
如此危局让德国出现超级通货膨胀,进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无数失业人口渴望工作。
但是德国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地步吗?
其实也不是,德国还是有有钱人的,比如借助经济危机大发横财的犹太人,比如长期占有生产资料和固定资产的容克贵族和大资本家。
这群人都是有钱人。
德国并不是一穷二白,只是这群人的钱不好变成发展国家经济的资金而已。
三:希特勒上台,四大举措,解决恢复经济的资金问题。经济危机引发的超级通货膨胀,让德国经济备受打击,最后还是美国英法又一次帮忙,才算稍许稳定了德国行将崩溃的经济局势。
但,经济大萧条引发的危机,依旧传导到了政治上,进而引发了希特勒的上台。
公元1933年,希特勒带领纳粹党,通过选举获得了德国统治权。
在获得统治权之后,就要兑现当初选举的承诺,让德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啊?
知人善任的希特勒刚一上台就任命沙赫特成德意志银行的老大,随后不久又将他任命为德国财政部长。一年不到两级跳的提拔,足见沙赫特绝对是大才。
沙赫特也不负所望!
深知德国经济问题根源来自增长疲软的沙赫特明白,要破局,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那就是恢复经济增长。
只有经济恢复增长了,才能解决失业率问题,失业率问题解决了,消费问题也可以解决。
于是,一场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开始了。
实事求是说,这场经济改革和同时期美国进行的罗斯福新政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德国政府通过大举向国外借债的方式,提供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延续至今的德国高速公路网,很多都是哪个年代的产物。
其次:为了讨好容克贵族还有资本家的利益,让他们拿出钱来发展德国经济,大力扩充军队规模的同时,通过刺激军工企业的发展,让容克贵族和资本家满意的笑了,爽快的掏钱了。
至于方式,为了规避凡尔赛合约的限制,德国政府用发行汇票的方式支付军火产品资金,偷偷地开始了重新武装。
再次:为了应对大力扩军,引发的各种资源倾斜向军工复合体的后遗症,德国对国内民众施行了配给制,限制特定商品的供应量同时,还用各种方式,将老百姓手中的钱回流到了政府手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军需要。
最后:打击犹太人,将犹太人的资产没收,获取更多的资金,这个政策是二战时屠杀犹太人政策的前奏。
通过这以上四大举措,德国获得了重新恢复经济增长,重新武装的资金和工业制造实力。
可以这样说,那个时候的德国,是一个畸形经济体,德国政府在希特勒领导下,将所有可以集中的资金全部集中在了肉眼可见的如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扩军上。
军队扩军需要招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招人,招人有了工作需要消费,一时间德国人人有工作,经济常年保持20%的增长率,直接让失业问题消失。
四:过快的经济增长,引发的后遗症,让德国不得不进行战争。前文说了,为了经济增长而增长的畸形经济政策,将德国全国还有外国外债的钱,全部集中到了经济建设上。而这其中,最关注的又是军事工业还有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切,让当时的德国经济严重偏科。
农业生产的发展几乎完全停滞不说,德国人均收入也因为过于重视工业发展,不升反降。
一边是经济业态严重偏科,一边是人均收入不升反降,但真要逆转这一切,不再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去设计经济计划,又将面临经济萎缩和失业问题。
那个时候德国经济,已然尾大不掉。
如何做?怎么办?答案是只有发动战争。
德国发动战争的根源有三个。
第一个:纳粹德国债务问题爆发。
德国经济恢复发展时期,曾经大肆借债,从国际资本哪里借不说,在国内也不断借债。这所有的债务,发展到后续,让德国财政收入陷入了脆弱的平衡状态。
可是1936年开始的世界市场原材料价格上升,让德国工业出口产品下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让纳粹德国的财政收支,变的越来越失衡。希特勒无奈只能用行政手段控制个人市场投资,以求维稳德国经济,结果弄的德国经济风险更大,政府面对海量的债务,失去了偿付能力,不得不铤而走险,让债务消失。
第二个:军事工业发展过快,需要打仗。
德国经济恢复发展,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就是军队的扩军还有军事工业的重新崛起。军事工业的过快发展,让军事装备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大量的装备订单让军工企业空前繁荣,也让德国陷入了尴尬境地。
不继续追加订单,军工企业要亏本破产,追加订单就需要消耗军火,如何消耗,打仗呗?
于是,德国军队不由自主被裹挟成了军火企业产能的宣泄口,转而向欧洲开火。
第三个:德国经济的内循环问题,让他们资本缺乏流动性。
德国经济在恢复发展期虽然吸纳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可投资协议中却有不少附加条件,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资本在德国的获利,必须投资在德国,而不能投资到世界其他国家,这让德国经济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国内循环,无法参与世界市场的大循环。
在国内经济恢复发展期,这个问题还不凸显,可国内建设到一定程度之后,没办法承载如此资金量的时候,就会出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战争又一次成了解决问题的手腕,通过进行全球扩展,获取投资市场也成了德国资本的选择。
五:综述,战争便宜了谁?这一上历史发展的进程,还有德国选择战争的三重理由,让我们知道了德国发动二战的经济原因。
希特勒的上台,实质上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德国的经济问题,他通过重点发展,让资金发挥到了可以看见效果地方,在德国国内焕然一新。
但经济的深层问题,其实他并没有触碰,也没有解决,反而让这些问题在侧重发展之下,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这个极端就是债务问题的集中爆发,军事工业的飞速发展,产业资本的内循环。这三大极端,每一个都足以让德国发动战争。
债务问题,可以通过战争消除掉。
军事工业,可以通过战争消化掉。
产业资本,可以通过战争找出口。
于是,德国发动了战争,然后一路势如破竹直到遇见了苏联,碰见了美国。
最后德国壮烈了,他们用自己一往无前的勇气,还有战斗力间接拯救了美国经济。
如果不是德国的威胁如此巨大,英国如何会急切地求助美国,美国又如何会弄《租借法案》成兵工厂,进而用德国差不多的套路,繁荣军工业,降低失业率,扩充军队,最后成就了世界霸权?
那么战争便宜了谁?答案是:美国呗!
以上就是修正: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经济繁荣是真实的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修正: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经济繁荣是真实的吗?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