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瑰宝之一,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独特之处。首先,兵马俑堪称“第八大奇迹”,其雄伟壮观的规模和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其次,兵马俑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智慧,反映出秦代统一帝国的强大和壮丽。最后,兵马俑体现了中国古代兵器制造的奇迹,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陆军实力,也向后世传递着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兵马俑的独特特点无疑令人惊叹,使其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农民在打井时挖出了秦俑的陶片,从此,这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如果把兵马俑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可能看不出兵马俑在艺术方面的形态多变,其实,兵马俑是胜在“奇”上。
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兵马俑博物馆老馆长袁仲一先生认为,兵马俑主要有三个特点:大、多、真。
大就是陶俑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
过去人们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的一些陶俑都比较小,一般只有二三十厘米,最多也就六七十厘米。而兵马俑和真人一样大小,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多就是兵马俑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使人的感官发生整体变化
它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和艺术上的宏伟感。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出土的秦俑达到8000多件,仅一号坑就有6000多件,气势磅礴,邓小平当年看到后一直感叹“不得了,不得了!”
真就是兵马俑都是一个个雕出来的,而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参加雕塑的人很多
据初步统计,发掘和修复过程中,发现制作者的名字有87个,这些人都是老师傅了,下面还有一些徒弟,根据推算,一个老师傅带着10个徒弟,就是870个人。照此推理至少有上千人参与了这项宏伟的工程,在中外雕塑艺术史上都堪称奇迹。
由于制作者繁多,一个人一种风格,有来自宫廷的工匠,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一般人看兵马俑觉得都差不多,但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人做的。如宫廷工匠制作的作品从形象来说都是将军、力士,非常英武,而来自民间的工匠制作的风格比较清新活泼,高矮胖瘦都有,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从整体看,宫廷工匠的技艺水平高一些,比较熟练一些;民间工匠水平有高有低,这主要体现在身体的比例上,比如胳膊的长短不一,手的大小不同。另外从面部表情上也可以看出水平的高低。
正因为以上三个非同凡响的特点,希拉克提出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观点,很快便被全世界的人接受了。
当然,出土文物在证实一些史实的同时,也同样给专家学者带来更多的问题,兵马俑由于其特殊时代、背景和出土量之大,它制造出的未解之谜也远远多于任何出土文物。这些谜团涉及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
过去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时佛教传入中国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兵马俑被发现以后,可以看出中国的雕塑艺术远在秦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古代民间雕塑有六法:堆、塑、捏、贴、画、刻,兵马俑上都有。另外从雕塑风格上看,秦俑的雕塑艺术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具有事无巨细的写实特点,秦俑不是这样,它虽然也写实,但因为是大规模需求而显出繁简相称、有所取舍的特点。
兵马俑一号坑是以车兵和步兵联合编队的方阵,东端三列为前锋,西端一列面向西为兵卫,两边各一列分别面向南北,为左右翼,中间面东的武士俑和车马为其主体部队。
兵马俑青铜剑在出土时都非常锋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没有生锈,制作得也非常规整。经过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涂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这一发现立即震惊了世界,因为大家普遍以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是近代才有的先进工艺。据说德国是在1937年、美国是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这项专利的,而且这种工艺只有在一套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下才能实现。而中国早在秦代时就已具备了如此高超的铸造水平,真是不可思议!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青铜剑的韧性异常惊人。其中有一把剑被一具重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弯曲度超过45度。当陶俑被移开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自然还原。这精湛的铸剑技艺令人瞠目结舌,但至今仍不知是怎样铸造出来的。
另外,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的铜车马也堪称奇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
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呈横长方形,有圆形车盖,前面与两侧有车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
二号铜车马是西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宥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右、右、前3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驭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纹、夔凤纹、流装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
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驭手,铜御官俑戴冠佩劍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得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
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极重要的历史价值。
兵马俑的制作也颇令人费解,比如说,这么大的体块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现在制作都要先分节制作,烧出来之后再组合到一起。而那时候是整个烧出来的,有两个问题不好掌握: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怎么掌握?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而且,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时放到窑里烧,怎么掌握火候?还有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怎么掌握?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在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至今依然没有答案。
以上就是兵马俑:探寻“第八大奇迹”的三个独特特点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兵马俑:探寻“第八大奇迹”的三个独特特点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