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出身显赫,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长女李菊耦。
尽管拥有如此出色的家族背景,张子静却最终落到了穷困潦倒、一辈子打光棍的境地。
相比姐姐张爱玲在美国的孤独离世,张子静在国内的孤独却是完全不同的。
所不同在于,张爱玲之死后多天才被人发现,与张子静之悄然离世,一个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另一个则是被动接受。
张子静曾在得知姐姐于美国凄然离世后,每天故意把自己那14平米房子的门打开,这样路过的邻居就会往里头看一眼。他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重蹈姐姐的覆辙。
姐姐是为了隐私连生死都不顾,而弟弟则是为了死后及时被人发现完全不顾隐私,或许,也正是这种差别注定了:姐弟两的关系多数时候只能用“凉薄”来形容。
1995年9月,辞世前的张爱玲将自己的所有遗产,包括存款和投资加起来的30多万美金、小说的版权费和纪念遗物等全部交由了好友宋淇夫妇继承。这就意味着,张爱玲没有留任何遗物给自己的亲弟弟张子静。
实际上,相比宋淇夫妇,一贫如洗的张子静显然比他们更需要张爱玲的遗产。而这点,张爱玲自己是知情的,因为在这之前八年,也就是1988年,张子静曾辗转联系上了远在美国的姐姐张爱玲,希望姐姐能帮他在上海买个小房子结婚用。
张爱玲收到弟弟的求助信后,只写了一封简短的信拒绝了他的求助,她说:“我的手头也有些紧,很抱歉帮不上忙。”
因为房子的问题,张子静后来错过了最后一次的结婚机会。这点,张爱玲在拒绝张子静时便是可以想到的。
实际上,张子静每次向姐姐求助都是在人生的重要关卡上。时间再往前推几十年,推到1943年秋天,此时张爱玲已凭借小说大红大紫,而弟弟则刚刚毕业刚进入社会。
当时的张子静和同学合办了杂志《飙》月刊,同学提议:你的姐姐那么出名,你可以让她给杂志写个稿子打响杂志的第一枪。
后来,张子静就找到了姐姐张爱玲,可张爱玲听完来意后只淡淡道:“你们办的这种不出名的刊物,我不能给你们写稿,败坏自己的名誉。”
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语气太过于不近人情的缘故,随后,张爱玲拿出一张素描打发弟弟说:"这张你们可以做插图。"
张爱玲对弟弟张子静这样的拒绝多了,两人的关系自然也慢慢地越发淡漠了。
1952年8月间,在乡下教书的张子静好不容易回一次市区,他回市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骑着老式单车敲开了姐姐公寓住所的门。
那天,姑姑张茂渊将门开了一条缝打量了他一眼道:“你姐姐已经走了!”说完,门关上了,只留张子静在门外一阵错愕。
直到此时,张子静才知道自己的亲姐姐已经一声不吭地离开上海去香港了,就连她辗转从香港到了美国,他也是最后才知道。
那天的张子静心里失落极了,这种失落里有姑姑对他的冷漠,也有被姐姐近乎抛弃的行为引发的痛苦。那天,推着单车返回时,张子静哭了,他的脑子里不断闪现着自己和姐姐幼年时生活的片段。
以前,张子静每次找姐姐,十次有九次她都不在,但那并没什么,他知道她在那儿总要回来。可这一次,他彻底失去姐姐了。
在世俗的眼里,张爱玲那次离开时虽是以近乎逃难的方式离开,可即便如此,她也应该给弟弟一个消息,毕竟他再怎样也是她在这个世界上血亲最近的人。
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
对血亲最近的人如此冷漠,难免不被人认为是凉薄。也因为张爱玲对张子静的这般态度,很多人包括张迷们都觉得:张爱玲未免太过凉薄了。
可张爱玲真的是凉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藏在她晚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里。很多张爱玲的读者也都在看完这本书后,对她后来之对张子静冷漠表示理解。
在这本写于1975年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里,女主角九莉就是张爱玲自己,而九林则是她的亲弟弟张子静。
在这本小说里,张爱玲笔下的九莉和九林如一根藤上长出的瓜,他们们的童年、少年时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而这个命运,与张爱玲和张子静遭受的一模一样。
因为只相差一岁的缘故,两姐弟幼年时便非常亲密,他们同住一间房,中间只隔了个橱柜。
九林幼年时长得非常漂亮,九莉对这个漂亮的弟弟也满是爱怜,她会夸弟弟好玩,亲吻他的面颊,也会把吃了一半的糖分给弟弟。
在那个没有什么温暖和爱可言的封建大家庭里,九林跟姐姐虽然聊天不多,但他们是一个大家庭中关系最亲近的人。九林的消息来源比较多,家里亲戚间有什么事,基本上都是他向姐姐报告的。
而这些,张爱玲自己是非常放在心上的,否则她也不会在晚年的自传中用如此多的笔墨去叙述这段相关。
因为感情深厚,所以张爱玲对弟弟也非常疼爱。九林在饭桌上被父亲打了,九莉没有力气阻止,她就只能做白日梦,梦想自己有很多钱可以带弟弟离开这里。
从这段叙述可以看出来,在张爱玲的心里:她和弟弟几乎是一体的,用她的话说就是“一根藤上长出的瓜”。
所以,当这一根藤上的另一只瓜九林没被父亲送出去读书时,张爱玲气鼓鼓地告诉已与父亲离婚的母亲,她和母亲说想让父亲他们送弟弟学骑马。
从此看,张爱玲最初对弟弟不仅不薄情反而很有爱。让曾一直护着弟弟、想法帮弟弟的张爱玲突然转性的,是后来继母进来后发生的种种。
张爱玲虽并不期待父母和好,可在骨子里她的清高孤傲注定:她不可能轻易接受父亲的新夫人做新妈妈。
可与张爱玲相反的是,她的弟弟张子静却虽然经常因被继母挑唆而挨骂、挨打,可他却“没心没肺”地和继母、父亲非常亲热,俨然把她排除在外。
在这种情况下,张爱玲自然不可避免地有了“被背叛”的感觉。也是在此时,张爱玲对张子静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正是这个判断决定了她对弟弟的评价:很没志气。
张爱玲对弟弟的这个“很没志气”的评价显然是褒义词,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
不得不说,天才就是天才,只这四个字她就将张子静的性格剖析得一清二楚了。
后来的张子静之行为等无时无刻不全方位地体现着“没志气”三字。
读书,张子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与张爱玲的拼命争取求学不同的是,他则是:父母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弄。
于是:1936年小学毕业后他便莫名其妙在家停学了一年,1937年因为抗战他又停课一年,1938年才进入初一。而此时,只比他大一岁的姐姐张爱玲则已经进高中了。
工作,张子静毕业后开办的杂志社《飙》没能活下去,他便继续走回了随波逐流的老路。这个杂志也是张子静一生的唯一一次抗争,后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只维持“没志气”的混吃等死状态。
这样的张子静像极了他的父亲张廷重,张廷重是民国时代真正的富二代,他大致可以算得上封建遗少。与张爱玲母亲黄逸梵结婚后,他一直用封建的那一套来对待家庭,他的封建作派让他最终与新式的妻子分道扬镳。他的封建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也间接导致了他和女儿张爱玲的矛盾。
离婚后的张廷重依旧每日吞云吐雾地吸食鸦片,在挥霍自己家产的同时,张廷重也百般挥霍妻子黄逸梵的家产。
在遗少张廷重的眼里,没有“上进”这个词,他的一切行为准则都只以“舒适”为基准。这种没志气的行为,在张爱玲和黄逸梵眼里是令他们不齿的,可张廷重自己却不以为然。
张廷重的这种人生准则影响到了儿子张子静,也难怪,一个孩子自小便耳濡目染这样的父亲,怎能有机会长成另外一副模样呢。
张子静晚年
对张子静下过那句透彻评语后,张爱玲倒也并未就此对弟弟死心,真正让张爱玲对张子静彻底死心的是后来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后来也被完整地记录在了《小团圆》里。
张爱玲虽然家室显赫,可因为父亲肆意挥霍家产的缘故,即便母亲离婚时为她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可张爱玲的学费也经常没着落。
1937年夏,张爱玲从圣玛利亚女校毕业,成绩优异的她向父亲提出要到英国留学。
在任何年代,出国留学都是要准备大量资金的,张爱玲之去英国留学更是如此。但当时的张廷重经济状况善好,所以他有能力供张爱玲留学。
可从来“有了后娘,便有了后爹”,所以,当张爱玲将这个提议告诉父亲时。她第一时间遭到了来自继母的冷嘲热讽,而张廷重本身也因自己和妻子吸食鸦片开销太大而心疼钱。
到此时,张爱玲与父亲和继母的关系便开始彻底冷淡。
不久后张爱玲因为在母亲那儿过夜未归而被继母抓住把柄打了一顿,继母打张爱玲时,她用手挡却被继母诬陷为“动手打人”。听到继母挑唆后,不分青红皂白的张廷重竟跑下来对着张爱玲一顿拳打脚踢,直把张爱玲打得倒地不起还不罢手,他打女儿时一直说“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那次,若不是祖母,也就是李鸿章女儿李菊耦留下的老佣人何干不顾一切地拉开,张爱玲很可能就命丧当场了。
这次事故后,挨打后试图趁机逃跑的张爱玲被父亲关进了楼下一间堆放玩具的废弃房间。张廷重还规定:除了照顾她饮食起居的何干,其他任何人不许和她见面交谈。
被关在小房子里时的张爱玲偶然发现了一封弟弟写给亲戚的信,这封信成了坚定她彻底逃离这个家的其中一个因素。
这封看不出是底稿还是废稿的信,写的是姐姐之事如何玷污张家声誉之类。看到这封信的张爱玲这才知道:弟弟不仅已经背叛了她,而且已经成了为继母为虎作伥的帮凶了。
这一年,张爱玲18岁,弟弟张子静17岁。
不久后的1938年春天,痢疾痊愈后的张爱玲趁两个警卫换班的空档,偷偷从这座她出生的房子逃了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张爱玲的这一次出走,也注定了她和弟弟后来的凉薄。因为从走出去的那一刻起,她便已暗自下定决心:此生一定尽可能与这个封建的牢笼一样的家庭割裂。
如同,张爱玲后来走时没有通知张子静一样,这一次,姐姐的离开也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
但张爱玲和张子静却并未因此而断了往来,但两人那点关系的维系也完全靠张子静主动才得以维系。期间的张爱玲对张子静总是冷冷淡淡的,而张子静的母亲和姑姑对他的态度也都和张爱玲完全一致。
张子静去姑姑家,每次姑姑都极其冷淡,即便到了饭点也不愿留他吃一顿饭。
在张子静眼里,这是她们生性冷漠的外现,可在张爱玲和母亲、姑姑眼里:她们的冷漠,只是她们和张家大家庭断绝往来的结果罢了。
因为弟弟的背叛,张爱玲打心眼里觉得一直和父亲、继母生活在一起的张子静是“他们那边的人”。所以,每次见他她都不可避免地想起过往那些痛苦、难堪的往事。
但这些,张子静从来不知情,因为以他的“没志气”性格,断无法理解姐姐的敏感。
张子静和张爱玲注定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幼年时,他拿了家里的钱被继母责罚,她替他委屈,觉得是继母不对,可张爱玲正恨得牙痒痒的当口,没志气的弟弟和继母竟又跟没事人一样了。
张子静打小没有非要做成什么事的决心,也即没志气,他的人生信条里只有“得过且过”,所以最后父亲败光所有家产后,他便一直与继母窝在14平米的房子里生活。为了生计,他最后选择了做一个乡村教师。
这一切的结果,似乎早已是张爱玲十几岁那年就已看透的。
不过,也幸亏张子静不似张爱玲这般敏感和清高,所以他才能在姐姐无数次拒绝他后依旧心心念念着这个胞姐。
1995年中秋次日,从太平洋彼岸传来张爱玲离开人世的消息,得到噩耗后的张子静哭了几日。后来,张子静一直将刊发姐姐写他的那篇《童言无忌》旧杂志放在床头,每晚睡前,他都要拿出来找到那篇文读一读。
张爱玲在文章里写的描写他这个唯一的弟弟的话,他几乎能倒背如流:
“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一次,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
后来,一次午夜梦回梦到姐姐张爱玲时,张子静醒来后摸到那本杂志后泪如雨下。他一遍遍地呢喃说:“姐姐啊,很美的我,已经年老;没志气的我,庸碌大半生,仍是一个凡夫。哎!”
也不知,若张爱玲泉下有知听到弟弟这样的感慨,她会作何感想。
1996年,张爱玲去世后的第二年,她的弟弟张子静也在他的居所孤独离世,和姐姐一样,他离世时,他的身边没有任何亲人朋友作陪。
唯一不同的是,因为张子静曾为避免重蹈姐姐覆辙缘故“一直将房门敞开”,所以他死去不久立马便被人发现了。
对于张子静而言,这样的结局大概便已经可以算得上“还过得去”了。
以上就是张爱玲对胞弟张子静薄情背后原因,藏在《小团圆》这段真实描述里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张爱玲对胞弟张子静薄情背后原因,藏在《小团圆》这段真实描述里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