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担惊受怕典故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意思是因为害怕而心神不安、惶恐不安。它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有一个国家叫晋国,有一位名叫韩厥的大夫。他非常勇敢而且聪明,因此备受晋国国君的赏识。
2.有一天,韩厥听说晋国的敌人齐国准备进攻晋国,于是他立即向国君上报,希望能够采取措施应对。然而,这个消息传到晋国国君的耳朵里时,他居然不相信,觉得韩厥在胡说八道。于是国君下令拘禁了韩厥,甚至想要处死他。
3.韩厥被拘禁在牢房里,他非常担忧,不知道自己能否安然无恙地度过这一次危机。他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过去曾经担惊受怕的时候是多么的幸福。
4.然而,正当韩厥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时,他的好友秦机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即想办法救他出来。秦机假装投降齐国,并将自己的头发剃掉,装作俘虏的样子,进入齐国,找到了关押韩厥的牢房。
5.秦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一块布把韩厥的头发剪掉,然后将自己剪下的头发贴到韩厥的头上。这样,他们就互相模拟,成功地蒙混过关了。韩厥得以重见天日,继续为晋国效力。
总结:这个担惊受怕的典故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韩厥之所以能够成功逃脱,得益于他的勇气和聪明才智。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在一个团结有爱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友谊是无价的。秦机为了救韩厥,不惜冒险,展示出了他的忠诚和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