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的使用方式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孩子会影响他们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相比之下,不使用手机的孩子更倾向于注重社交交流、亲近大自然,更有利于大脑的健康发育。手机对孩子大脑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努力,合理引导孩子使用手机,保护他们的大脑健康成长。
你的孩子多大了?沉迷玩手机吗?前两天朋友向我倾诉。上周末,几家人带孩子出去玩了一趟。
期间,孩子们人手一个iPad,看得津津有味,朋友女儿在家是没玩过手机的,所以她不解:“妈妈,为什么他们要一直玩手机,却不愿意和我玩?”
这时正好朋友有事要忙,她便和女儿说:“怎么会呢?你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吧。”
那天,一群孩子们都自得其乐,他们大人也玩的尽兴开心。
没想到,当天回到家孩子就开始要拿朋友手机,说是一起玩的小伙伴都能玩手机,她也想玩。
朋友这才后知后觉,仅仅一天,孩子就迷上了手机。
电子屏幕,俨然成了新的哄娃神器
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可这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不仅是朋友,有太多妈妈这样做了:
孩子闹着不吃饭的时候;
孩子打扰我们工作的时候;
孩子发脾气大哭的时候;
.......
给孩子一部手机,一个iPad,一切都能搞定。孩子不哭了,自己也能安心忙自己的事情了,一举两得。
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显示,2017年10岁以下中国儿童的触网比例达到72%,这个比例在2010年仅为56%。
据《南华早报》报道,逾90%的中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现在可以通过手机上网,超过64%的小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
然而,「苹果手机创始人」乔布斯,生前却不让自己的三个孩子玩iPad和手机。
他说: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比尔盖茨的三个孩子,都是直到14岁才拥有他们自己的手机。
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也在采访中透露,自己严禁智能设备出现在小王子和小公主的育儿室里。
作为手机的设计者和社会领先人物,他们早就比我们先一步看到了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玩or不玩手机差别有多大?
美国曾发起过一项调查。
科学家跟踪调查了100个孩子,其中有50名经常玩手机,另外50名接触不到手机。
十年后,孩子的变化令人震惊。
那些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当中,只有2人考上了大学。
那些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当中,所有人都考上了大学。
其中,还有16个孩子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这就是玩手机or不玩手机差别!玩手机一时爽,害的却是孩子一辈子。
长期观看手机等电子屏幕,还会造成孩子学习能力、注意力的缺失,出现发育迟缓、学习障碍,容易发脾气,自我约束能力下降等问题。使孩子逐渐失去创造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资料显示,儿童早期屏幕依赖会对大脑发展产生诸多的影响:
1. 影响大脑内部的化学物质分布;
2. 影响大脑的功能性发展;
3. 造成失眠,焦虑,注意力分散等症状;
4. 此类儿童将来获得精神心理疾病以及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更大,等等。
在翻阅资料的时候,我还发现之前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项调查研究,这项研究覆盖了约一万名儿童。令人不安的是,部分长时间看屏幕的孩子的大脑出现了变化,他们的大脑皮层过早地变薄了。
而大脑皮层变薄正是一个孩子变肤浅的开始,他们会在以后在生活里难以保持持续专注的注意力,并逐渐失去创造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做作业太枯燥了,刷一会视频再写吧;这道题好难啊,百度搜一下答案吧。
当一个孩子开始偷懒,逃避现实的困难,求助于网络的虚拟快乐的时候,也正是这个孩子废掉的开始。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公平了,选择把时间放在什么地方决定了一个人的出路。
心理学家做过一组实验,他们让三组5岁的孩子在纸上画小人。每天几乎不看电视的孩子画的小人最好看,最完整。
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的小人基本有了人的形状,但很呆板,不完整。
而看电视内容不被限制的孩子,画出的小人基本不成人形,要么缺胳膊要么断腿,还有的少脖子。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大脑发育,影响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这种伤害日后会很难弥补。
电子屏幕,已经毒害了太多孩子
地铁、商场、游乐园,处处都能看到孩子玩手机刷视频的身影。
随便打开一个视频软件,便充斥着大量的孩子、宠物、网红画面,孩子在镜头前擦脂抹粉,故作成熟,还有的受此影响,长大后的愿望就是想当一名网红。
图片@视频软件截图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
数据调查显示:
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
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
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已经有太多的事实印证了我们的担心。
前段时间,国外一个小男孩因沉迷玩手机而猝死,震惊了国人。
图片@微博
七八岁的男孩举着菜刀跟爷爷对峙,叫嚣着「不给钱就砍死你们」。
究其原因,是他迷上了一款需要花钱的手机游戏,而爷爷不给他钱。
心理学家说:
过度让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有损害,孩子会出现焦虑、抑郁、暴躁、冷漠、自闭、人格分裂,甚至暴力行为。
诚然,手机作为一个我们和外界交流的媒介,已经越来越成为生活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大人尚且需要努力克制自己,不成为手机的奴隶,更何况心智还没发展成熟,尚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呢?
父母的态度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首先要明确的是,让孩子生活在脱离手机等电子屏幕的真空中生活这是不现实的,手机是把双刃剑,关键是父母如何引导孩子使用。
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了最新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指导和建议:
18个月以下的儿童
1. 严格限制数字设备的使用。
2. 极个别例外情况:比如和家庭视频聊天的场景。
18-24个月的儿童
可以选择性的陪伴孩子使用数字设备,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高质量的内容。
2. 和儿童一起使用数字设备。
3. 避免儿童单独使用数字设备。
2-5岁的儿童
1. 每天不超过 1 小时的屏幕设备使用时间。
2. 选择互动性强、非暴力、教育性强、社会性更强的内容。
3. 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陪伴儿童一起观看。
4. 为儿童找到其它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替代活动。
6岁以上儿童
1. 对数字设备的使用制定持续连贯、前后一致的要求,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2小时。
2. 保证不影响到孩子睡眠、身体活动和其它必要健康活动。
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已经有太多的事实印证了我们的担心。
除了以上提到的,家长还应和孩子一起规划每天的数字设备使用规则,比如不允许在吃饭的时候和坐车上的时候用;再比如,禁止在卧室使用等。
一位哲学家说过:“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同样,要想让孩子远离手机等电子屏幕不再沉迷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
脑科学家洪兰也建议:当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被培养好后,再接触动态的电子屏才好。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个小方法,我们可以和孩子做一个“我喜欢做的事情”清单,比如
1、一家人一起玩桌游
2、出去和小朋友玩
3、读绘本/讲故事
4、看场电影
5、全家一起去散步
6、游乐场
当孩子想玩手机的时候父母可以试着用这些孩子喜欢的事和他交换,爸爸妈妈陪你一起玩桌游来代替玩手机行不行?妈妈给你讲一个故事来代替玩手机好不好?
我相信,相比于手机冷冰冰的陪伴,孩子会更喜欢父母真实温暖的怀抱。只是有些父母忽略了孩子,把孩子“推”给了手机。
就如《少年说》上一位小男孩哭着控诉的那样:“我觉得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求求你们放下手机,多陪陪我!”
图片@秒拍
当孩子说出“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时,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多么渴望爸爸妈妈能多陪陪他啊。
科学家认为,父母在孩子婴儿期陪伴越多,跟他说的话越多,孩子的大脑神经元连接就越发达,智商更高,语言能力更强,社交能力也更强。
所以各位家长们,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吧。
下面这张图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左边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看书,右边的孩子却和妈妈一起看手机。两位小朋友以后的人生必然是不同的走向。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模仿对象,你满嘴脏话目中无人,孩子不会口吐芝兰彬彬有礼;你懒散懦弱不知进取,孩子不会勤奋读书力争上游;你视手机如命沉迷其中,孩子定不会养成目不窥园专注认真的好习惯。
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沉迷手机,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实则是父母的缺位。
一部手机,看似微不足道,却藏着做父母的哲学,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参考文献:
10 Reasons Why Handheld Devices Should Be Banned for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2
Effects of Mobile Phones o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Health: A Commentary Lennart Hardell O€rebro University
https://www.aap.org/en-us/Pages/Default.aspx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以上就是手机对孩子大脑结构的影响:总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何不同?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手机对孩子大脑结构的影响:总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何不同?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