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考更公平:揭秘国宝级心理学家的身份

育儿 2024-03-28 14:06:01 桔子生活

在高考这场对学生命运至关重要的考试中,如何确保公平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近日,有关国宝级心理学家参与高考工作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神秘的心理学家到底是谁?他将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接下来让我们揭开这位国宝级心理学家的身份,看看他的到底有何神秘之处。

内容来源:新东方教育服务官微


前两天的文章,我们和大家聊到了新高考改革。众所周知,我们的高考改革经历了很多个时期。

从近几十年来看,有高考恢复和重建时期、多元化改革时期、深化改革时期等等。

而在我们的高考改革中,“公平性”是大家始终关注的重点,在这一点,一位心理学家、教育家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的心理测量让高考出题向着越来越公平化的方向发展,她用心理学让教育发生了质变,她就是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张厚粲先生。

去年12月底,她以95岁的高龄逝世,名字永远留在了历史,贡献让这个世界火种永远燃烧。

纪录片《盟事》

01

张门有女,梦想当“间谍”

张厚粲先生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孙女,小时候她就对“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理念,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学什么都很快的她,不喜欢循规蹈矩,因为数学作业题都会,所以就不喜欢写。

而她遇到的又是一位古板认真的数学老师,看待学生的眼光千人一面,教学方式又刻板不懂变通,从没想着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这让对课堂知识总是“吃不饱”的张厚粲先生很是苦闷。

纪录片《盟事》

于是小小年纪她就开始思考什么是教学的本质:一定不是千篇一律的课程和整齐划一的考核标准,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出个体潜能。

这个想法,从小学延续到了她的高中时期。

生性爱冒险的她原本想当个飒爽的“间谍”,觉得自己有优秀的身体素质、不差的随机应变能力,就差把握旁人的心思、防范危险。

正好看到清华毕业的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PSYCHOLOGY”单词,她才知道:

天底下原来还有一门学科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叫作“心理学”,这完美契合了她当“间谍”的梦想。

于是,高中毕业时,很多学生都选择理科专业,只有她选择了心理学。

纪录片《盟事》

不过这个决定让老师们大跌眼镜,感到惊奇又遗憾,都觉得她应该去上数学系。而老师们的意外反应,也让她再次对“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理念心有所感:

“因为自己的‘异类’,我深深体会到人各不同,对‘因材施教、知人善任’心向往之。

可怎么就没人知道我要什么,没人因我这材来施教啊?好,我自个儿摸索!所以,我认定心理学了。”

一个看起来“异类”的女孩,就这样开始了她的心理学之路,也因此改变了多年后亿万学子。

02

用心理学让高考更公平

在求学时期,她是同系学生中最优秀的,因而留校任教,并成为“最年轻,极会讲课”的女教师。

1952年,院系大调整,张厚粲随着被拆分的辅仁大学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并入教育系,归进“教育心理学”的门类。

她一人教授《普通心理》、《实验心理》、《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四门课,白天忙得都没时间和学生讨论问题,于是晚上她家的大门永远为学生们敞开,师生总是一聊就聊到12点。

教课的时光忙碌而充实,接下来影响她和亿万学子的研究,则是让人激动而紧张。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可在高考这样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中,究竟要怎样出题才能保证公平性呢?

此时,心理测量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因为心理测量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一种测量手段能否准确、高效地反映受测者的某方面特质。

心理测量学适用在选拔性考试上,就既要确保同样的答案能够获得同样的得分,还要保证题目难度适中,不至于让所有人全都做出来,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做不出来。

于是张厚粲带着六七名学生,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用纸笔分析了过去多年的全国高考数据,得出了令人惊讶的分析结果:

高考评卷的主观差异极大,同样一篇高考作文,在两个阅卷老师的手底下,得分相差可能超过二十分。

在众多科目中,只有数学高考成绩可以比较好地预测学生在大学的成绩,政治、语文等科目的高考成绩则鲜有预测功能。这就说明,这些试题在检验出学生水平方面,效果并不好,不能很好地筛选不同水平的学生。

为什么会这样?结果指向了“分数公平问题”。

纪录片《盟事》

当时的高考,看的是各科卷面分相加后的总分,乍一看很公平,但张厚粲指出了其中的问题:

比如1984年高考,最有质量的数学卷难度很大,各省的及格率最低的只有0.73%,学生的卷面分数自然低。

这就导致对总分影响较大的科目,不是数学,而是前面说的评分差距很大的科目。这样一来,考试的公平性就打了折扣。

于是,张厚粲联络各地教育厅开展了高考改革的试验性探索,比如用标准分代替原始分的建议,也就是通过一套公式把原始的卷面分进行换算。

她对高考改革的研究和举措,不仅让高考的命题、考试方式等从依靠经验走向依据科学;

还让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心理测量在人才选拔方面的科学性,提出的多条建议如今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纪录片《盟事》

1985年,张厚粲应教育部的邀请,为地区招办以上的培训班讲测量理论,让中国高考标准化;她主持的“高考标准化广东区试验”更获得了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基于她主持的中国高考的测量学研究,为高考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厚粲不仅被视作“把心理测量理论带入中国考试的第一人”,也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现代心理测量之母”。

03

将认知心理学引入中国第一人

让高考更公平化,是张厚粲用心理学让教育发生质变的起点,并不是终点。

现在人们对认知心理学的很多研究,已经成为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概念:学习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组的过程、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等。

但在当年,认知心理学对国人而言,还是很新的概念。

80年代,在国外认知心理学风头正劲的时候,张厚粲敏锐地意识到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性,将认知心理学引入国内;

更带领团队将国外久负盛名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应用于中国青少年测试,修订《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编制《中国儿童发展量表》等,使测验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虽然是引进国外的量表,但在设计给中国孩子的问题时,她一点也不含糊:

选取1833名儿童初测,再根据数据逐题分析,单单修改题目这个工作,就花了两年时间。之后,又再次在全国实测继续完善。最终测试人数达到2237人,整个修订工作历时六年。

1986年,《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二版中文修订版终于发布,此后在国内一直被使用了30多年。

纪录片《盟事》

尽管张厚粲曾自谦,自己是一个“马马虎虎、经历不怎么顺当的人”,但正如《人类群星闪耀时》书中那段话:

“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她看待心理学和教育时超越时代的视角,她推动教育发生质变的巨大影响力:

让她不仅成为公认的学术泰斗,更成为我们历史中一颗永不陨落的启明星,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

04

最青春90后,最值得追的星

耕耘几十年,到了晚年,90多岁高龄的张厚粲仍奋斗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科研一线,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被学生戏称为“90后少女张老师”。

喜欢喝咖啡吃香蕉,没事自己骑个自行车上下班,喝酒喝高了,执意不要人送自个颠回家。

一次课堂上,她因为腿脚不方便而拄拐,但一上讲台,她却和同学们“不服输”地说道:“你们看我的性格是拄着拐杖的性格么?过十天就好了。”

纪录片《盟事》

对教学、对学术、对研究发自内心的热爱,让张厚粲虽已至耄耋之年,却青春依旧。

坚持自己还没做到头呢,还可以继续往下做,还能再带一些人走一点。

纪录片《厚·粲》

所以哪怕后来,她与世长辞、斯人已逝,但她永远以赤子将精神为火芒,点亮前进路的模样,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如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刘嘉在悼词中所说:“在追思会上,爱她的人,敬重她的人,还在想起她,怀念她。

更重要的是,这种思念并不会因为今天的追思会停止,因为每一次我向学生讲授,张老师的思想就会从我这里传到我的学生心里,变成他们思想的一部分。

待我逝去,我的学生又会将这些思想传递给他们的学生。薪尽火传,人类的文明以此延续。从这个角度上讲,张老师并没有真正的离开我们,她在我们生生不息的传承之中而不朽。”

参考资料:

1.外滩教育:儿时被视为“异类”,日后却成心理学大家,她用一生研究为中国人才选拔带来质变

2.京师心理大学堂:“一个马马虎虎、经历不怎么顺当的人” 丨纪念张厚粲教授

3. 知乎刘嘉:悼张厚粲老师

4.《教育测量学:高考科学化的技术保障》

5.《张厚粲:我与心理学》

6. 纪录片《厚·粲》

7. 口述历史纪录片《盟事》



#家长百问百答#

以上就是让高考更公平:揭秘国宝级心理学家的身份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让高考更公平:揭秘国宝级心理学家的身份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