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朱元璋:元朝战败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民心不能丧失

文化 2024-04-16 19:44:01 桔子生活

历史上,朱元璋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的决定,并非仅仅因为元朝的战败。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深知统治者维护民心的重要性,不愿因扩张而导致人民的疲惫和不满。因此,他将日本视为一个可以长期和平相处的邻国,而非需要动辄发动战争的对象。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朱元璋的智慧和谨慎,也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和平共处的基础。

序言:

明太祖朱元璋曾在《皇明祖训·祖训首章》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将不征诸夷国名,开列于后。......正东偏北:日本国”,俨然是将日本列为了“不征之国”。可是明朝当时与日本的外交局势并不算好,虽然《明史》中的资料表明朱元璋是因为元朝远征的失败才决定放弃。但元朝远征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天气、以及元朝军队不善“海战”所致。反观明朝,却完全具备发动远征的必要条件,所以元朝战败这一点属实有点牵强,定然还有其它的原因,那么所剩下的,也就只是“保证民心”这一点了。

杨载示意画像插图

明朝与日本的外交局势不好

据史书记载,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遣行人杨载诏谕其国,且诘以入寇之故,谓:宜朝则来廷,不则修兵自固。倘必为寇盗,即命将徂征耳,王其图之”。——《明史·外国三》

这也是明朝开朝以来第一次与日本的正式外交接触,而且明太祖朱元璋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打着抵御“倭寇”的旗号让日本臣服于明朝,而且语气也属实有点强硬。

所以也就直接导致了这第一次外交的失败,“日本王良怀不奉命,复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反而让倭寇侵袭明朝沿海一带的势头愈加严峻。——《明史·外国三》

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并没有放弃,继续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又遣莱州府同知赵秩责让之,泛海至析木崖,入其境”,这次虽然在“赵秩”的努力下外交成功了,日本王良怀也专门派遣了“其僧祖来奉表称臣”。——《明史·外国三》

日本王良怀示意画像插图

然而问题是日本王良怀的意图显然是为了获得明朝那为了彰显大国气概而极为丰厚的“朝贡回赐”,虽然明太祖曾“恶其表词不诚,降诏戒谕”,但日本方面却“宴赉使者如制”,依旧一如既往,......书辞又倨”,即便明太祖“责其征夷将军,示以欲征之意”也不例外。

是时,历史的车轮也已然是推进到了洪武十四年(1381年),这也就意味着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除了洪武三年(1370年)日本明确表示臣服以外,剩下的几乎都是为了“赏赐”而来,臣服的意图并不真诚。

而明太祖朱元璋却是在“得表愠甚”“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的举措,并未真正的挥师远征征伐日本。——《明史·外国三》

元世祖忽必烈示意画像插图

元朝远征日本失败的原因

难不成在此前元朝远征日本之际,是日本打退了元朝的大军,继而受元朝这前车之鉴的影响,才让明太祖朱元璋决定不发兵征伐日本的?并不是。

先说这第一次远征,据史书记载,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军四万、战船九百,征日本,与倭兵十万遇,战败之。”——《元史·列传第三十九》

即是说,这第一次远征日本,其实也可以说是元朝低估了日本的军事实力,以为单凭四万大军就足够了,结果谁成想,遇到了日本的十万大军。从而也就导致“日本兵来,凡蒙古、高丽人尽杀,谓新附军为唐人,不杀而奴之,其得脱归,仅于阎等三人”,大败而归。——《廿二史·卷三十·元史》

而且由于元朝大军起源于内陆地区的漠北草原一带,军事实力多以“骑兵”为主,对于“海战”,自然是不甚擅长,所以这第一次远征战败属实是情有可原,并非元朝就没有绝对的实力征伐日本了。

元朝远征日本示意画像插图

再说这第二次远征。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有了第一次远征失败的教训,元世祖忽必烈自然也是做足了准备,“召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行中书省事,统蒙古军四十万征日本。”——《元史·列传第十六》

既然元朝四万大军不够,海战实力又弱于日本,那就准备四十万大军,四个打一个,怎么着也应该万无一失了吧。

但问题就在于刚到“竹岛”,也就是今“独岛”一带,元朝舰队就遇到了“台风”天气,“船尽坏,庭抱坏船板,漂流抵岸,下收余众,由高丽还京师。士卒存者十一二”,赫然又是大败。但这次却并非是日本所致,而是“天气原因”,同时也足以证明元朝军队的“海洋生存”能力确实差。——《元史·列传第四十九》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应该也能看出来,元朝之所以会在两次远征战役中接连失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并非实力不如日本,而是败在了准备不足、元朝大军不善海战、以及台风天气等外界因素上。

明朝军队示意画像插图

明朝具备发动远征的必要条件

而反观明朝,既然已经有了元朝战败这前车之鉴,那么明太祖朱元璋若是真的要远征日本,势必就会做出充分的准备。

首先说说这兵力方面

由于明朝推行的是“卫所制”军事体系,“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且“其军皆世籍”,也就是军队中的士兵都是“世袭”的,这也就意味着明朝军队实则有着源源不断的“兵源”。——《明史·兵二》

而据史书记载,截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的“卫、所”数量已然是达到了“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的程度,如若再结合明朝“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的编制体系,无疑就足以证明洪武年间的明朝大军已然是达到了将近200万之多。——《明史·兵二》

那么在兵力人数上也就有了保障,至于剩下的军需问题,明朝亦是自建朝之初就推行了“军屯”制度,“立民兵万户府,寓兵於农”,甚至还达到了“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的程度。显然“粮草军需”这方面也不用担心。

正如明太祖朱元璋所说,“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钱”,显然并非空穴来风。——《明季北略·卷五》

俞海通示意画像插图

那么再说说明朝的海战能力

早在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明太祖朱元璋就已经拉拢到了在巢湖结寨的“廖永安兄弟、俞通海等以水军千艘来归”。——《明太祖实录·卷二》

继而更是靠“巢湖诸将”优越的“海战能力”渡长江、占集庆(南京);西征陈友谅,东征张士诚,为明初政权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换句话来说,早在明朝建朝之前,明太祖就已经拥有了一批战斗力不俗的“海军”。

至于其造船术就更是不用说,在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远航之时,那承载“郑和”的“郑和宝船”就是一个最真实的案例,即便说明朝的造船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都一点不为过。

再比如为洪武年间“海防体系”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福船”,“能容百人。......上设木女墙及砲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俯发,可顺风行”,俨然也完全足以应对一定程度的远洋航行。——《明史·兵四》”

明朝海军舰队示意画像插图

这也就意味着,早在明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就已然具备了“海军战斗力强”、“兵力足够”、“粮草充足”、“造船术发达”等诸多发动远征所需的必要条件。至于“台风”,那完全就是偶发性因素,谁也掌控不了,而且出现的频率也并不算太高。

更何况此前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发生了“徐达入元都,封府库图籍,守宫门,禁士卒侵暴”事件以后,明朝就已然是相当于正式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大局已定,剩下的也只是针对元朝残余势力的清剿罢了。——《明史·太祖二》

即便其依旧能在无形中威胁到明朝政权的稳固,但民心尽失的元朝想要卷土重来的话,也绝非那么容易不是吗?这个案例亦是足以证明明朝同样有着远征日本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朱元璋因元朝战败而得出的“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的理由,是不是感觉有点牵强?顶多也只能称得上是明太祖朱元璋放弃征伐日本的原因之一,这也就意味着明太祖之所以放弃远征日本,定然还有其它的影响因素在里面。——《明史·外国三》

倭寇示意画像插图

明太祖朱元璋为保证民心放弃征伐日本

而这个原因,也就只剩下了“保证民心”这一点,正如上文所说,“帝遣行人杨载诏谕其国,且诘以入寇之故”,这句话虽说描述的是明太祖第一次与日本外交之时的原因。——《明史·外国三》

但其却隐藏着另外一个含义,即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倭寇”是日本王良怀派过来侵掠明朝的。所以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意识里,其实是抱着一种“先礼后兵”的想法,若是实在无法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倭寇侵袭的问题,那么到时候再发兵远征也不迟。

毕竟不管怎么说,虽说明朝已经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天下大势以定,但连年的战乱也才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正是急需休养生息的时候不是吗?

那么此时的明朝百姓自然是不愿意继续打仗的,纵然不用百姓承担“军需供给”的重担也不例外,谁让封建时期的战争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呢!

元末农民起义示意画像插图

所以,一旦明太祖朱元璋直接挥师起兵,那么势必就会引起相当一部分百姓的不满情绪,继而一传十十传百,甚至还会再次发展成类似于元末天下大乱之际那样的“农民起义运动”,显然对明初政权的稳固极为不利。

但是明太祖朱元璋采用这种“先礼后兵”方式的话,结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旦日本王良怀明文表示拒绝,那就相当于是对明朝宣战,如此一来,明太祖朱元璋便可以通过颁布诏书等形式激发起百姓的“爱国心”,从而让百姓在无形之中完成从“抗拒征战”到“反对侵掠”的转变。

到那时,明太祖朱元璋若是再想发兵远征,便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更不会因为远征日本而承担“民心离散”的风险。

然而问题就在于第一次外交日本王良怀压根就没有回应,所以这使臣到底是到了日本没有都还不好说,因此明太祖只能于洪武三年(1370年)继续派出使臣前往日本。

继而也就有了笔者曾在前文提到的日本王良怀“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那一幕,而且还明确表明“时良怀年少,有持明者,与之争立,国内乱”。——《明史·外国三》

日本南北朝混乱时期示意画像插图

意思就是日本正处于自顾不暇的“南北朝”混乱时期,“倭寇”也正是因这些“战乱”导致一些日本封建主失去了立足之地,只能流亡海上成了盘踞在明朝沿海一带的“海盗势力”,并非日本指派,与他们无关。

如此一来,也就相当于朱元璋“先礼后兵”的计划全盘落空,毕竟从一开始他误以为“倭寇”是日本指派之时,其实就已经是找错了方向。那么日本王良怀“拒绝与否”其实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更别提日本王良怀还同意了“明太祖”的要求。那就更没有理由发兵远征了。

正如明太祖朱元璋所说,“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皇明祖训》

这句话一方面表明日本当时对明朝的威胁不大,另外一方面单凭“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这句话,就完全足以表明明太祖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深知战争是需要理由的,即“兴兵有道”。

一旦无故起兵,那么首先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就站不住脚,将士只会白白伤亡,百姓亦是会因战争而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直到最终落得一个天怒人怨、民心离散的结局,显然不是明太祖所愿意看到的。

所以,即便只是为了保证明初时期的“民心稳固”,明太祖也没有理由去发动这场远征,更不能强行去发动这场远征。

明太祖朱元璋示意画像插图

结束语

简而言之,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会放弃对日本的征伐,其实主要原因并非是因为元朝那两次战败所出现的“蒙古之辙”,而是为了“保证民心”,并最终凭借民心来促进明朝政权、以及明太祖统治地位的稳固。

故而才想要通过“倭寇”的侵袭来找到对日本发动远征的理由,但奈何“倭寇”侵袭明朝沿海的事件虽然跟日本有关,却并非日本王良怀指派,且还同意了臣服明朝的要求。

那么明太祖朱元璋自然也就相当于失去了激发百姓“爱国热情”的借口,若是他还想起兵讨伐,无疑就又一次回到了外交之前的原点,显然对明朝初期的政权稳固趋势极为不利。

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他能明说是因为找不到“保证民心”的理由,然后才决定放弃征伐日本吗?若是传到了百姓的耳中,百姓又会怎么想?说句直白的,又有谁愿意被别人当枪使呢!

因此,明太祖朱元璋也就只能在“元朝战败”的基础上找了一个“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的理由,来给这件未能实现的远征之举画上一个句号,虽略有些牵强,但放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大背景之下,其实也无可厚非。——《明史·外国三》

所以从客观意义上来讲,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征伐日本的举措并没有实现,但单就其放弃远征日本所产生的战略意义和影响而言,无疑对明初“民心的凝聚”、“政权的巩固”等诸多方面都是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的。

【end】

以上就是为什么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朱元璋:元朝战败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民心不能丧失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朱元璋:元朝战败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民心不能丧失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