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一次惊天动地的政变,这个政变暗藏了太多的阴谋,算计和杀戮。唐朝在盛世之前,自古君王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而君王对骨肉亲情也是相当的冷漠,在一代明君背后,饱含的是对亲情的抛弃。也经过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它就是——玄武门之变。
一、晋阳起兵
在大业十三年,那个时候还是隋朝,没有建立唐朝的时候,那时候李渊还是唐国公,李渊的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李渊一起谋划起兵晋阳城。李渊一举成功。11月占领长安。为了更好地巩固民心。李渊刚刚占领长安的时候就非常的高调。但是李渊又害怕别人诟病他,说他是谋权篡位,所以说李渊也扶持了隋朝的后代,他就叫做隋帝。
但是李渊又害怕别人诟病他,说他是谋权篡位,所以说李渊也扶持了隋朝的后代,他就叫做隋恭帝。但是李渊他确确实实的也改了国号,所以说这个隋炀帝呢,其实是名存实亡的。关于这个晋阳起兵是谁策划的,目前还是个未知数。根据《唐创业起居注》说,晋阳起兵主要是由李渊一人策划的。但《唐书》又说,派员造反不仅仅是李渊一手策划,还有他的次子李世民在旁协助他。
而后来李渊答应过李世民的诺言又不作数了,而是和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这就体现了李渊做事情没有决断。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毕竟李渊最后称帝,他立的是他的长子李建成。正是因为李渊先答应了李世民立他为太子,而后来他又反悔想立李建成为太子,而朝中又有许多的势力冲突,这就让大臣们心中惴惴不安,也加剧了众臣之间的一种混乱局面。
李世民生性好强又足智多谋,他是完全有能力担任这个太子的,但是因为父亲李渊的优柔寡断和犹豫不决,让李世民的心里非常不平衡。李渊在外面立了战功,李世民也不断地在李渊面前表现自己,他立了多次战功,他的战功完全高于他的哥哥李建成。
李世民一直在升官,最终他升到了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再也没有可封的官职了。于是,李渊又设立了一个天策上将的职位,这个职位比宰相的权力还要大。这就让他的地位和李建成不相上下了。而且秦王的地位日趋增加,他的支持者也越来越多,慢慢地就形成了秦王党和太子两党。
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的能力都没有李世民强,太子李建成比较懒惰,贪恋酒色,而且喜欢出去游山玩水。齐王李元吉也经常犯错惹李渊生气。他们都不受父王的喜爱。他们两人也都不是担任太子的最佳人选,而李世民却又不同于李建成和李元吉。
<资治通鉴>里面也有记载,李建成和李元吉非常冥顽而愚昧,他们两个人试图结交,组成太子党一起把李世民压制下去。但是,这些说法经过了很多年后,史学家们都认为,唐高祖李渊是想要把皇位传给李世民的,而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矛盾,这种情况也是极有可能的。
二、二子争储
李世民的兄弟大概有20个,李渊的后宫也是非常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忙着扩展自己的势力,对后宫的嫔妃用各种方式去讨好,来获得皇帝的宠幸,后宫前朝都有自己的利益。也有人说,太子和各宫的嫔妃们私通,而且在长安成立,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却没有人敢得罪这个骄横的太子。
而在此期间,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他们的住处、他的住处和皇帝太子的住处是互相联通的,而齐王和太子之间只用按照家人的方式去行里。由此可见,齐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成的关系越来越好。因为李元吉和李建成都极其的谄媚,而且和后宫的嫔妃也有来往,但李世民不同于他们,所以后宫嫔妃和李世民的关系都不怎么好,他们都帮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来诋毁、污蔑李世民。
李世民和李渊的嫔妃之间的矛盾,慢慢地体现在了朝堂之上。一次,李世民在平定了洛阳之乱时,唐高祖李渊让贵妃去挑选仓库里的珍宝,贵妃私下向李世民索要宝物,并让李世民替他的亲戚们加官晋爵。但李世民却严词拒绝了,他说道,“宝物应该上报朝廷,而官位也应该授予有才能的人,而你又没有什么才能,我为什么要把官职和珍宝给你呢?”
李世民和嫔妃之间的关系相处的并不是特别融洽,这也严重地影响了李渊对李世民的评价和看法。还记得有一次,李世民给了淮安王李神通几十顷地,张婕妤的父亲也通过张婕妤想要这些田。于是向李渊索要这些田,于是高祖就想把这些田都赐给张婕妤的父亲。可是,这些田一早就被秦王李世民赐给了淮安王李神通,唐高祖非常生气。
李渊就觉得李世民似乎有点儿越过自己的权力了,于是他对李世民说,难道我这个皇帝还不如你这个秦王吗?我的命令还不如你的命令?在古代,皇帝的官职是最大的,而秦王李世民的官职是远远不足以威胁到一个皇帝的命令。而李渊对李世民并没有像对亲生儿子一般的疼爱,而是更多的怀疑。
而唐高祖李渊还对他的官员说,这个孩子就是掌握军权,掌握得太多了,经常受那些书生和谋士的挑唆,我们之间的关系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了。由此可见,皇族的亲情如纸一般薄,还不如权力来得更快。
尹德妃的父亲也非常嚣张跋扈,有一次经过杜如悔的门前,直接把杜如悔撞下了马,并且把杜如悔打了一顿,还让尹德妃对皇帝说是秦王的官员杜如悔先动的手打他的,高祖又非常的生气的。还对李世民说,李世民仗着李渊对自己的恩宠,就不把嫔妃们放在眼里,那么以后对百姓呢?那李世民一定也不会疼惜、爱惜、保护、保护百姓。
这一语简直惊人啊,李世民和嫔妃之间的矛盾看似很小,其实已经积怨已深,已经慢慢地动摇了李渊对李世民的看法,那么李渊对李世民的看法越来越糟糕,也必然会阻碍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想法。不过,在这背后主谋的依旧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每次在宫中宴会上总是爱流泪,总是想到自己的母亲长孙皇后,每次在宴会上总觉得物是人非,心中不由得感慨,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而这些嫔妃也抓住了李世民的这一个弱点,趁机在唐太宗李渊的面前诋毁李世民。说李世民每次都叹气流泪,肯定是憎恨我们,如果起码哪天容不下我们了,我们一定被杀的一个都不留。因此他们经常互相对着流眼泪。而那些嫔妃一个个哭的梨花带雨,李渊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从此,他渐渐的对李世民开始疏远,而慢慢的疼爱自己的另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三、玄武门兵变
李世民不仅足智多谋,而且爱惜人才。他身边也有着很多著名的文臣武将,比如长孙无忌、杜如悔、房玄龄等人,这些人都成为他开国登基后的股肱之臣。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又哪儿是李世民的对手呢?
李建成、李元吉当天来到了临湖殿,发现了危机,正准备逃走的时候,李元吉就有点害怕了,他想射死李世民,但是没有射中。李世民直接反杀李建成,于是带兵包围。又重新射中了李元吉。可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进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李世民又被树林的树枝挂住,倒在了地上。
李元吉连忙起身,又打算勒死李世民,但还是没有成功,他们在大战了几百回合之后。李元吉和李建成最终还是被箭给射死了。但是这件事情还并没有结束,太子李建成的部下听说李建成死后,想要跑到玄武门去为太子报仇,但是结果还是没有成功。他们跑到玄武门之前,兵力逐渐涣散,看到了李元吉和李建成的首级,个个惊慌失措,都逃跑了。最终,李世民胜利。
四、秦王为帝
高祖李渊听说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之后,感到非常的惊慌,他对自己的臣子们商议此事。李渊在这个时候也并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最终他还是决定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后来,李建成的儿子和李元吉的儿子都被杀害,而且宗室上也并没有留住他们的名字。宁可错杀一百,也不肯放过一个。
总结: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得到了胜利,而后来的李世民也创建了开元盛世,唐高祖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并没有辜负李渊的期望,他重用魏征和杜如晦,从善如流,而且李世民也成为了一代明君。玄武门之变,有人说秦王李世民残暴惨无人性。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当初在玄武门之变死的是李世民赢的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那么结局又会怎样呢?也许就没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也没有那么繁荣富强的唐朝了吧?
以上就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