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抗战期间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然而却因内外交困、腐败失信以及党内分裂等三大短板而节节败退。这三大弊端不仅削弱了蒋介石的领导力和统帅能力,也使得国共两党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抗战的失败。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曾也装了装样子,摆出了一副想要和平的姿态,但不管是重庆会谈还是签订的“双十协议”,都被历史证明,全都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而已。为何蒋介石打心眼里就不想和平呢?究其原因就是其手握400多万机械化部队,还有美帝等国家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他会甘心与只有100多万部队的共产党人分天下吗?答案是否定的。
蒋介石虽然被逼迫联共抗日,但其独裁之心从未放松过,在抗日战争中多次创造机会消耗八路军,但他没有想到,八路军却越战越勇,到抗日战争结束时,也有了100多万的部队。
但这些部队还手持老旧的装备,仅仅有陆军,没有空军和海军,更别提机动作战部队,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战士的两条腿。
蒋介石眼看着这么大的优势发动解放战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是,他没有想到,手握4:1的优势兵力,他竟然打输了,而且输的这么彻底,就连在大陆立足都成为了难事,不得不败退到台湾岛上。
蒋介石究其一生,都在反思自己,他一生斗败了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等军阀,却为何败在了“教员”的手中。
经过蒋介石的分析国民党的部队主要是存在三大短板,也是其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
短板之一:打仗过于死板,不知变通。众所周知,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多数都是从黄埔或者是保定军校中培养出来的,科班出身经过系统的培训与训练。
反观共产党的部队军官,虽然有正规军校出身,但很大一部分还是通过在战场上打拼自学成才。虽然系统的培训与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是优势,但系统的培训也消除了将领得创造性。
一切的指挥以及行动都变得有迹可循,再缺乏临场应变的能力,就很容易照本宣科,成为了“纸上谈兵”的典范。
而毛主席则是利用军事哲学思想在作战,正规的军事培训带来的桎梏,根本没有办法制约毛主席的思维,因此毛主席才能通过哲学思维打出了“四渡赤水”这样的经典案例。
而国民党兵中却不乏照本宣科的将领,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的黄维,放着好好的教书先生不当,带着兵团来前线作战,作战落了个失败的下场。
黄维就是一位典型的呆板指挥家,而且这样的军官还不在少数。
短板之二:内部派系林立,彼此之间互相掣肘。虽然蒋介石担任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但是国民党部队内部却充斥着桂系、晋绥军、中央军,更有嫡系以及杂牌军之分。
黄埔派系的军官深受蒋介石信任,与其他派系的军官矛盾丛生,在这种情况下,一致性以及协同作战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最为经典的就是当年张灵甫率领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我军包围,周边救援的部队,也仅仅是黄百韬一部,李天霞因为同张灵甫有矛盾,离74师最近,却出工不出力,最终使得国民党部队错失战机,整编74师被全歼。
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次,坐山观虎斗明哲保身的事情,在国民党部队当中随处可见,蒋介石却对此无可奈何,因为他本身就有亲疏之见,导致这种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短板之三: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蒋介石代表的是资本家的利益,老百姓的幸福他根本不放在心上。一直妄想着通过外交手段,获得美帝的支持,来实现独裁统治。
但是,他没有明白,美帝从来都是看利益,又如何会做赔本的买卖。失去了群众基础的支持,也就丧失了在大陆生存的根基。
在淮海战役期间,老百姓用独轮车硬生生得给解放军推出来一场大胜,蒋介石搞不明白这一点,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打不赢。
究其根本,蒋介石还是过于自我,独裁的思想与认知限制了他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所抛弃。
以上就是蒋介石的绝对兵力优势,却败于三大短板:内外交困、腐败失信、党内分裂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蒋介石的绝对兵力优势,却败于三大短板:内外交困、腐败失信、党内分裂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