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祀祖先的习俗从何时开始?

文化 2023-07-05 09:21:29 桔子生活

清明节祭祀祖先的习俗从何时开始?  西汉时期的国家指导思想曾发生过转变,汉高祖至文帝时期盛行黄老思想,到汉武帝时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其中敬天法祖、视死如生的思想观念并未发生改变。随着西汉中期以后经济形势转好、国力上升,逐渐形成完备的墓祀制度并影响了民间的墓祀行为,促使民间也开始大兴厚葬与墓祀之风。

  西汉政府倡导、推广厚葬与墓祀之风不但单单是敬天法祖,主要还是想通过运用孝治天下的手段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行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墓祀也逐渐成为世人的习惯。虽然后世统治者出于自己的需要和生活习惯将西汉皇家墓祀制度修改的面目全非、也有部分朝代试图通过推行薄葬、简化祭祀制度的政令来移风易俗,但收效甚微。鉴于西汉民间的墓祀之风已逐渐融入民俗之中,民间不久便又恢复西汉创制的民间墓祀制度,并对后来清明祭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间墓祀起源,与孔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墓祀即在墓前进行的祭祀祖先活动,包括洒扫、植树、立碑、建造祠堂等一系列活动。官方的墓祀起源很早,考古学已经确认中国最早的皇陵商代“殷墟大墓”有墓上建筑,并推测这类建筑性质当为享堂,专门用于祭祀祖先。西周王陵虽然至今仍未发现,但从位于洛阳的东周王陵及其它列国的墓葬发掘情况来看,无一例外的都有享堂一类的祭祀建筑,由此可知在墓葬形成以后进入历史时期,统治者才开始建造一些专用建筑来进行祭祀,不过这种祭祀却不属于墓祭的范畴,而是属于丧礼的范畴。

  丧礼结束后对祖先的祭祀则转移到宗庙来进行,因为夏、商、周墓葬大多是不树不封的状态,墓葬上并没有明显的标志物,至今已在各地发现很多商、周时期的平民墓群,均未见相关祭祀建筑与祭祀行为留下的遗迹,表明丧礼结束后不会再有人前往墓葬所在地进行祭祀,《晋书·礼志》所言“古不墓祭,皆设于庙”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从现存文献资料来看,民间墓祀起源于孔子。孔子为人知礼尽孝,17岁时丧母后经过多方打听后终将其母与其父合葬于一处,并为其守孝,这属于周礼丧礼的范畴,守孝结束后为便于寻找墓葬在其上堆土成坟。孔子曾作过鲁国的大司寇,后因为与鲁公、季桓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只好去鲁适卫,此后游走于列国之间却终未担任其它官职,属于平民阶层。孔子死后弟子按照孔子葬父的墓葬形式堆土为坟,并在坟旁建茅庐为其守孝。

  孔子创立的儒家在当时百家之中最崇孝道,所以后世常有弟子或子孙前往孔子坟墓进行洒扫祭祀,这些人多为普通平民,因此可以视为是完全意义上的民间墓祀。孔子的子孙有孔鲤、孔伋、孔谦等多人,这些人虽然全为平民但仍一直按期封祀不绝,他们还兴建起专门用于祭祀的堂屋,这逐步使墓祀在民间推广开来。

  直至西汉建立以后,出于政治需要下令,册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十三代孙孔霸为“褒成侯”并赐食邑八百户,才将属于孔氏家族私祭孔子的行为定为官祭,使其脱离了民间墓祀的范畴。不过从东周到西汉时期孔氏家族的民间私祭已经促成了一种社会生活习惯——墓祀,到西汉时期无论平民阶层生活水平如何都会兴建坟墓及配套建筑来祭祀祖先。

  民间墓祀的发展,以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春秋时期由孔子开创的民间墓祀行为,到战国以来随着西周的宗族礼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和僭越,新兴的国度(如韩赵魏)擅自建立了自己的祭祖制度、享有了祭祖之权。而那些失败的卿族则丧失了自己的祭祖之权,只能以民间祭祀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一来随着宗法制的瓦解与国野制的消除,民间社会也取得了祭祖之权,民间墓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不过此时列国割据、文化风俗迥异,还没形成固定的墓祀制度,所以对后世的影响力很弱。西汉统一以后吸取各地不同的文化逐步形成汉文化,此时文化面貌趋于统一,加之墓祀之风盛行,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民间固定的墓祀制度逐渐确定下来。东汉王充所著《论衡·四讳》载:“古礼庙祭,今俗墓祀。”在西汉诸多墓祀制度中流传至今且仍有巨大影响力:

  第一是完备的墓葬设施,西汉皇室经常亲自至祖先皇陵所在地施“上陵礼”,故此产生出一套完备的墓葬祭祀设施。民间也仿制建造,只是进行了大规模的简化,一般而言必要的设施要素有坟丘、墓碑、树木,非必要设施有墓阙、石人石马雕塑等。坟丘主要作用是标明墓葬所在地,使后人墓祀时不至于找错地点。墓碑一开始是用于放置棺椁的垫板,后来逐渐在其上书写、雕刻有墓主的生平事迹,随着棺椁放置技术的改善,墓碑逐渐成为树立在墓前或墓葬祠堂内记录墓主生平的物品。

  西汉时期常常在墓葬旁广植树木来遮风挡雨以保持墓葬水土,后期固定为松柏等常青树,用以象征生命永恒,这使墓葬旁的树木兼具有社会功能。封土、墓碑和树木这三个墓葬设施要素在西汉成为定制,至今平民墓葬仍遵循保留,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第二是建造附属于墓葬的祠堂,据《盐铁论》所载:“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中者祠堂屏阁,垣阙罘恩。”可知民间富豪的墓葬封土为高大且墓旁皆建有专门用于墓祀的祠堂,这些祠堂高大奢华,为后世子孙提供了一个完善的祭祖空间,而不用于祭祀的时候还可以安排专人在此看护墓地。

  西汉时期多为聚族而葬,一片规划完善的墓地往往延续百年,其中埋葬多为家族祖先,所以墓葬旁祠堂内的灵牌也逐渐增多、祭祀规模逐渐扩大,发展成为后世村落的家族祠堂。出于对祖先的尊敬,家族祠堂又衍生出议事、祈福等多种社会功能,成为中华民族家族亲缘的物化纽带之一。

  第三是墓祀礼仪程序的影响。西汉墓葬已经成为维系家族的一个物化纽带,因此世人非常重视墓祭祀的礼仪与程序。从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知道西汉时期平民墓祀十分盛行,从墓祀地点上来划分有上冢、祠祭等两种,即在墓葬前或墓葬祠堂内进行;按祭祀时间不同有月祭、年祭、节日祭等几种;按参加人员不同有聚族而祭或个体家庭单独祭祀;按墓祀的程序不同可分为斋 、馔、扫涤、荐食、吊贺等。

  汉代墓祀祭祖通常以聚族而祭最为普遍,在祭祀时也是乡里族人的集会之时,亲戚在一起相互拜谒、宴请,起到了增强同族成员关系、维系血缘纽带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时至今日,这些墓祀礼仪程序虽然有所损益,但其维系家族和谐的核心功能并未改变,故此长盛不衰。在清明、冬至、“十月一”等重要时节中国人仍然会聚族开展祭祀,通过各种方式来祭祀祖先。

  墓祀是一种在坟墓前进行的祭祀祖先活动,最初为皇室贵族专享。民间墓祀当起源于孔子,孔子创立的儒家在当时百家之中最崇孝道,所以后世常有弟子或子孙前往孔子坟墓进行洒扫祭祀,这些人多为普通平民,因此可以视为是完全意义上的民间墓祀。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民间社会拥有了祭祖之权,墓祀制度迅速发展起来。

  西汉统一以后吸取各地不同的文化,逐步形成汉文化,使一套固定的墓祀制度成为了社会习俗,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完备的墓葬设施、建造附属于墓葬的祠堂、墓祀礼仪程序的完备。西汉墓祀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乡里族人的集会之时,亲戚在一起相互拜谒、宴请,起到了增强同族成员关系、维系血缘纽带的作用,这是墓祀长盛不衰延绵不绝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清明节祭祀祖先的习俗从何时开始?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清明节祭祀祖先的习俗从何时开始?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