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大坝是中国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之一,高达2309米。人们普遍认为三峡大坝是鱼类的天堂,因为其建成后,大坝下游有数以百万计的鱼类可以迁徙和繁殖。然而,一些科学家却认为,对鱼类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对它们造成负面影响。在这个争论激烈的话题下,让我们一起探讨三峡大坝到底是否真的是鱼类的乐园。
最近发现很多关于常见三峡大坝的问题,有很多人问三峡大坝建成后对于鱼类的影响有多大,是否破坏了原有的生态链,其实这个是必然的,有些东西有利就有弊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三峡大坝对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三峡大坝,总长度约2309米,大坝高度185米,可以说是相当壮观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首先三峡大坝建成后缓解了中华地区以及重庆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减轻煤炭供应以及运输的压力。第二点就是一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减少三废的排放,直接改善了环境。三是改变了国家供电紧张的情况,带动了当地的一些经济发展。现在三峡大坝成了5A级景区,每年给当地带来很多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益。还有一点,那就是防洪,这个就不用多说了,长江流域有多少的洪涝灾难。
当然有利就有弊,这个是不可否认的,三峡大坝的建成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据统计三峡库区鱼种有108种,其中大约有四十种鱼类收到不同的影响,有的甚至达到灭绝的边缘了,当然也有没有影响的,比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种鱼类对于产卵的要求并不高,尤其是每年还会人工投放鱼苗,相比以往,这四种鱼类有着明显的增多。
但也有明显的减少的,那就是我们珍贵的中华鲟,白鲟等珍贵的濒危鱼类,这一类鱼都是属于洄游产卵鱼,他们产卵的时候,对于水的温度、水的深度、以及水底流动速度都是有要求的,并不想我们所见的平常鱼类,差不多就可以。下面我们来大体了一下一中华鲟为代表着这些洄游产卵鱼类。
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保护物种,中华鲟是底层鱼类,具有洄游性和半洄游性,在长江比较集中的产卵场地是在金沙江的宜宾——屏山地段,产卵期所需在水温18.0——20.5度,含沙量0.715-0.915千克每三米,水流2.2-2.6米,透明度为4-6米,水深5-19米的河流段,还有对水含氧气量有要求。
那么来了,三峡大坝横跨长江流域,阻挡了洄游鱼类去生产的要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繁殖,有些人说三峡大坝有供这些洄游鱼类洄游的通道,但是没有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么鱼类的数量在慢慢的减少。
虽然三峡大坝对于洄游鱼类来说是一道阻碍,但是并不能说三峡大坝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国家在努力地改善,现在每年都会人工投放一些鱼苗,但是让我看来还是治标不治本,想要改变这些还是需要从根本上下手。目前长江流域以及禁止捕捞鱼类,这也是对鱼类的一种保护。
除了定期地投放一些鱼苗,包括一些珍贵的鱼类,还严格地把控住一些非法捕捞的行为,给鱼类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我们钓鱼人来说,当小鱼,放籽鱼,留一餐的就可以,剩下的尽量放流,为以后可以钓鱼而努力。
我是渔者灵魂,一个喜欢钓鱼的人,点一个关注,一起探讨钓鱼的乐趣。
以上就是2309米的三峡大坝:探讨其是否真的是鱼类的天堂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2309米的三峡大坝:探讨其是否真的是鱼类的天堂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