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具备多项明君特质,为何却丢掉了江山?如何评价他的统治能力?

文化 2024-05-24 15:32:01 桔子生活

刘禅作为刘备之子,继承了刘备的帝位并成为蜀国的皇帝。他具备了许多明君的特质,如仁义、宽容和善良等,被人们寄予了厚望。然而,他的统治却不尽如人意,最终失去了江山。如何评价他的统治能力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历史上的刘禅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因为《三国演义》,很长一段时间里,后人都认为刘禅是一个昏君,他宠幸奸宦黄皓,他乐不思蜀丢脸。

但是,刘禅在当下似乎又翻转了过来,很多人给予了刘禅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明君。

(刘禅剧照)

说刘禅是明君,理由有这些:

其一,刘禅是个纳谏之君。善于纳谏是古代君王最优秀的品德。刘禅当皇帝以后,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纳谏。基本上诸葛亮给他讲的,他都能够接受,按照诸葛亮对他的要求去做。朝中其他大臣给他讲的道理,他也能积极采纳。也因此,在整个诸葛亮时期的蜀汉,朝廷一团和气,积极向上,很少有勾心斗角的事情。

其二,刘禅是个守成之君。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还能守住30年江山。在这30年里,蜀汉还能够持续对魏国保持攻击的态势。朝廷中的丞相蒋琬、费祎、董允虽然才能比不上诸葛亮,但都是贤能的宰相。边关上信任姜维,支持姜维一以贯之地北伐。总之他没有太多任用奸邪、昏庸乱政、追求享乐、残害忠良等等昏君的那些事情。宠幸黄皓,其实也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恶果。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守成之君重要的标志。

其三,刘禅是个识时之君。刘禅被晋国俘获去以后,他在司马炎面前表现出“乐不思蜀”的样子,是政治成熟的表现。当时蜀国已经灭亡,复国的可能是很小的。如果这时候忧戚故国,像写出“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李煜,显然是不明智的表现。除了找死,不会有别的后果。而刘禅一旦想复国,那又将引发新的战争,这显然是开历史的倒车。所以说,刘禅这种表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

不过,虽然有这样一些理由,但似乎还不能说明刘禅是明君。毕竟刘禅是亡国之君。一个君王没有把国家发扬光大,最后让国家灭亡了,却还说这样的人是明君,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刘备剧照)

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刘禅呢?

我认为,刘禅自身是没有多少主见的人,刘禅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是因为他实在运气很好。他有什么好运气呢?

其一,刘禅有一个好父亲。刘禅的爹刘备自然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白手起家,聚拢一大帮人才,最后三分天下,创建蜀汉,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刘禅在当皇帝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打下一份土地。但是,他爹给他打下的土地,足以让他延续江山。

其二,刘禅有一个好大臣。这个好大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好在于他其实是个权臣,蜀国的政权军权财权人权都在他手里,但是他不擅权,没有野心,没想过废了刘禅自立为帝。这一点至关重要。但凡诸葛亮有那么一丁点儿想做大的心思,刘禅的江山旦夕之间就到了诸葛亮的手里。因为诸葛亮把刘禅的事情都干了,又不要刘禅的皇帝位置。因此,刘禅把一切交给他,就交对了。可以说,刘禅自身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管宰相找对了,因此他可以舒舒服服在君王之位上呆着。后来的蒋琬、费祎、董允、姜维,其实就是诸葛亮找的,都是诸葛亮的延续。

(诸葛亮剧照)

​其三,刘禅有一个好政策。这个政策就是坚持北伐。因为蜀汉持续不断地坚持北伐,因此,蜀国一直对魏国处在一个逼迫的态势上。而这种态势,也让吴国不敢轻举妄动。事实上,吴国也不想轻举妄动。他想的是坐山观虎斗,想的是别人“鹬蚌相争”,他“渔翁得利”。这个政策,在诸葛亮时期实施,诸葛亮去世后也一直实施,因此,蜀国能够保持几十年。

当然了,刘禅虽然运气不错,但是运气也有用完的时候。当刘禅把运气用完以后,这江山他就玩不转了,所以蜀国最终还是亡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以上就是刘禅具备多项明君特质,为何却丢掉了江山?如何评价他的统治能力?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刘禅具备多项明君特质,为何却丢掉了江山?如何评价他的统治能力?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