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江南四大才子中的不幸少年,一生未中举,却最幸运

文化 2024-03-27 17:51:03 桔子生活

大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不幸少年,少年时代即饱受困苦,贫困困扰了他的一生。虽然他未曾中举功名,但却有幸得以纵情书写,将自己的才华遗留在了历史长河中。

江南四大才子是通俗的说法,他们还有一个文雅的别称——“吴门四才子”,指的是明代在苏州生活的四位文彩四溢的男子。除了我们熟悉的唐寅唐伯虎,另外三人分别是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今天我们主要说一说文征明。

古代的才子不仅要才华横溢,绝大多数还是神童,江南四才子也不能例外,但是文征明在起跑线上真的掉队了。

他不仅算不上神童,就是普通小孩的智力都没有。同为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16岁参加童子试获得第一名,29岁参加乡试又是高中解元,是真正的春风得意马蹄急。祝枝山5岁就能写出标准的大字,9岁就可以作诗。徐祯卿更是被称为“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但是文征明不行,他11岁才可以正常说话,并且他的情况与王阳明不一样。王阳明虽说5岁还不会说话,但是他可以把听到的文章都记住,也算神童的一种。文征明则是彻头彻尾的“笨小孩”,11岁说话流利之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不得不说文征明有一个好父亲,说到教子有方后人都会想起培养出苏轼苏辙两兄弟的苏洵,但是我认为文征明的父亲也要算一个。文征明7岁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家人特别担心,但是他的父亲文林信誓旦旦的说:“儿幸晚成,无害也”。后来好友唐寅在乡试中高中解元,文征明却连一点功名都没有,就在他失落甚至自我怀疑的时候,他的父亲虽然不在身边但及时写信安慰:“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它日远到,非所及也”。

唐寅字伯虎,后来改为子畏。文林这句话的意思是唐伯虎虽然才华横溢但是性格轻浮,只怕难成大事。但是我的儿子是要成就大业的,晚一点功成名就没有关系。

文林这些话不仅代表父亲对儿子的认可,更表现了他高深的洞察力。后来唐伯虎果然开始颓废并潦倒一生,但是文征明在各方面都成就深远。若不是有一位开明又对儿子有信心的父亲,只怕文征明的成名之路要遇到更多的障碍。

文征明的父亲文林对儿子的未来并不是盲目自信,他在文征明可以正常说话后就给他最好的教育。他请来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吴宽教文征明写文章,书法大家、官至中书舍人的李应祯教文征明写字,开辟吴门画派的沈周教文征明画画,另外文林自己也是进士出身,他给儿子启蒙的诗词都是白居易、苏轼的名篇,有这样的家教团队,文征明自己又学习刻苦,因此功成名就只是时间问题。

文征明后来确实在文学方面集大成,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被人称为“四绝”全才,但是他在仕途上却一塌糊涂。前面说过唐伯虎乡试高中解元,祝枝山也在31岁考中举人,徐祯卿更是26岁考中进士,可是文征明18岁才成为秀才,这个年龄虽说不算大,但是文征明的功名也仅止于此了。从26岁开始文征明前后参加了十次科考,一直到54岁历时28年,但是十次名落孙山。28年光阴就浪费在死板的八股文之中,最后还是一场空,这个打击对任何一个文人来说都是致命的。但是文征明并没有被打倒,他最终在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下以贡生的身份进京,经过吏部考核后终于得到翰林院待诏的身份,历经波折后终于走上了仕途。

明朝的翰林院待诏早就没有李白那般风光了,文征明的主要工作是参加编修《武宗实录》,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载明武宗一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还要把已经去世的朝廷官员的生平插进去。这份工作十分枯燥,但是文征明的烦恼还不止于此。由于他是推荐上来的贡生因此深受同僚排挤。当时的嘉靖皇帝还因为父亲的称谓问题与朝臣掰手腕,稍有不慎就会被仗责。因此文征明在京城很不开心,他在翰林院任职期间多次辞职,终于在三年后得尝所愿。

57岁的文征明走出半生终于重返家乡,这时江南四大才子中最为短命、只活了33岁的徐祯卿已经去世15年了,一生波折的唐伯虎也已经去世2年,唯一健在的祝枝山也在文征明返乡的第二年去世,但是文征明在江南的好山好水中又度过了32年的时光,最终以89岁高龄逝世。

在这32年间文征明游历山水攻读诗文,最终成为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大家。并且文征明去世时正在为御史严杰的母亲书写墓志铭,一篇墓志铭还没有写完文征明就执笔而逝,走的一点痛苦都没有。与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其他三人相比,文征明起点太低仕途不顺,但是他无疑是最有福气的人。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以上就是大明江南四大才子中的不幸少年,一生未中举,却最幸运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大明江南四大才子中的不幸少年,一生未中举,却最幸运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