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今天,乱枪下倒下的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

文化 2023-12-29 20:56:01 桔子生活

75年前的今天,一个爱国民主战士英勇地牺牲在乱枪之下,这位战士就是闻一多。闻一多,一位杰出的学者、作家和教育家,他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付出了最宝贵的生命。他用自己的才智和行动,为人民呐喊,为国家奋斗,为人权而战。他的牺牲使我们深感悲痛,也唤起了我们对于民主、自由和公正的追求。闻一多的生命犹如一颗流星,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他曾经梦寐以求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这首让中华儿女耳熟能详的歌曲,曾在澳门回归时,打动了无数人。

它改编自诗作《七子之歌·澳门》,作者是闻一多。

75年前的今天,闻一多在昆明城内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短短47年的生命走向了终结。

这一天,闻一多在明知自己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仍然为惨遭杀害的李公朴拍案而起,说出了愤怒的人们的心声。

闻一多,是诗人,是学者,是坚定的爱国民主战士,也是那个时代最有趣、最有才情、最有骨气的文人之一。

01

1899年11月24日,闻一多出生于湖北浠水县。

1910年,从家乡来到武昌的闻一多,被两湖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录取。两年后,这个从闭塞小镇走出来的少年,以湖北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学校,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求学生涯。

图:闻一多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积极投身其中。这期间,他接连收到家中两位哥哥来信,说父亲希望他回乡度假。此时远在湖北老家的父亲,由于无法了解北京真相,出于对爱子的担心,要求他暑假返乡。

然而,对于父亲的此番催促,闻一多却没有答应。1919年5月17日,他寄给父母一封长篇家书作为回答。

《致父母亲(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七日)》

父母亲大人膝下:

近来家内清吉否?念念。连接二哥、五哥来函,人事俱好、祈勿垂虑。山东交涉及北京学界之举动,迪纯兄归,当知原委。殴国贼时,清华不在内,三十二人被捕后始加入,北京学界联合会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此事目的达到后各校仍逐日讨论进行,各省团体来电响应者纷纷不绝,目下声势甚盛,但傅总长、蔡校长之去亦颇受影响。现每日有游行演讲,有救国日刊,各举动积极进行,但取不越轨范以外,以稳健二字为宗旨。此次北京二十七校中,大学虽为首领,而一切进行之完密、敏捷,终推清华。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瞢然如梦,或则敢怒而不敢言。卖国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所以北京学界为全国所景仰,不亦宜乎?清华作事,有秩序,有精神,此次成效卓著,亦素所习练使然也。现校内办事机关曰学生代表团,分外务、推行、秘书、会计、干事、纠察六部,现定代表团暑假留校办事。男与八哥均在秘书部,而男责任尤重,万难分身。又新剧社拟于假中编辑新剧,亦男之职务,该社并可津贴膳费十余元,今年暑假可以留堂住宿,费用二十六元,新剧社大约可出半数(前校中拟办暑假补习学校仅中等科,男拟谋一教习,于经费颇有补助。现此事未经外交部批准,所以作罢论),尚须洋十余元,男拟如二哥、五哥可以接济更好,不能,可在友人处通挪,不知两位大人以为何如?本年又拟稍有著作,校中图书馆可以参览,亦一便也。男每年辄有此意,非有他故,无非欲多读书,多作事,且得与朋友共处,稍得切磋之益也。一年未归家,且此年中家内又多变故,二哥久在外,非独二大人愿男等回家一集,即在男等亦何尝不愿回家稍尽温省之责。远客思家人之情也,虽曰求学求名,特不得已耳。此年中与八哥共处,时谈家务未尝不太息悲哽,不知忧来何自也。又男每岁回家一次,必得一番感想,因平日在学校与在家中景况大不同,在校中间或失于惰逸,一回想象中景况,必警心惕虑,益自发愤,故每归家,实无一日敢懈怠,非仅为家计问题,即乡村生计之难,风俗之坏,自治之不发达,何莫非作学生者之责任哉!今年不幸,有国家大事,责任所在,势有难逃,不得已也。五哥回家,自不待言,二哥如有福建之行,亦可回家,男在此多暇,时时奉禀述叙情况,又时时作诗歌奉上,以娱尊怀,两大人虽不见男犹见男也。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且男在校中,颇称明大义,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男昧于世故人情,不善与俗人交接,独知读书,每至古人忠义之事,辄为神往,尝自诩吕端大事不糊涂,不在此乎?或者人以为男此议论为大言空谈,如俗语曰“不落实”,或则曰“狂妄”,此诚不然。今日无人作爱国之事,亦无人出爱国之言,相习成风,至不知爱国为何物。有人稍言爱国,必私相惊异,以为不落实与狂妄,岂不可悲!此番议论,原为驷弟发,感于日寇欺忤中国,愤懑填膺,不觉累牍。驷弟年少,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二十世纪人之思想,即爱国思想也。前托十哥转禀两大人,新剧社赴汉演戏男或可乘机回家,现此问题已打消,男必不能回家也。或者下年经济充足,寒假可回家一看。寒假正在阴历年,男未在家度岁已六七年,时常思想团年乐趣,下年必设法回家,即请假在家多住数日亦不惜也。区区苦衷,务祈鉴宥,不胜惶恐之至!肃此敬请福安。

此次各界佩服北京学生者,以其作事稳健,男在此帮忙决不至有何危险,两大人务放心。

男骅叩

五月十七日下午

写这封信那一年,闻一多20岁,正在清华读书。

在信中,闻一多向父母表明了自己会留在北京的坚定意愿:

“……今年不幸,有国家大事,责任所在,势有难逃,不得已也。……两大人虽不见男犹见男也。”

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且男在校中,颇明大义,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二十世纪人之思想,即爱国思想也。”

信中字字句句体现着闻一多的抱负,体现着这位爱国民主战士的家国情怀。

02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创作了《七子之歌·澳门》,1999年作为澳门回归主题曲的《七子之歌》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闻一多的这首诗。

图:青年时期的闻一多

其实,早在闻一多留学美国的第二年,他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红烛》,表达了对祖国热切的思念和赞美。

《红烛》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932年,闻一多从国外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清华园,任中文系教授。在此之前,因为在美国尝到了华人被歧视的辛酸,闻一多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闻一多在清华一直待了五年,他给自己制订了庞大的学术计划,从“毛诗”、《楚辞》,下至《全唐诗》,统统列入自己的学习范围。

这五年可以说是闻一多一生中最安定的一段时间。

03

1946年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遇刺,终因抢救无效逝世。一向主张“反独裁、反内战”的李公朴遇刺身亡,这一消息,令期盼和平的中国人无比震惊。

7月15日,上千人会集在云南大学至公堂,举行李公朴遇难过程报告会。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一个本应避开特务监视的人,这时却走上了讲台,他就是李公朴的挚友,民盟中央委员闻一多。

闻黎明 闻一多之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李公朴被刺以后,当天晚上有人就敲门来了,说现在外面传说黑名单上第二个就是你,特别跟他来讲不让他出去,但是没有用。

站在讲台上的闻一多,明知会场上有特务,而且第二枪对准的可能就是他,可闻一多还是对特务们发出了愤怒的质问“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闻一多讲出了愤怒的人们心里最想说的话,十几分钟的演讲,数次因为掌声而中断。

当天下午5点,忙碌了一天的闻一多和前来接他的儿子闻立鹤,走在回家的路上。此时,闻一多的夫人和孩子们也正在家里焦急地等着他们回来,可就在这时,寂静的窗外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闻铭 闻一多之女

外面突然一阵枪响,连续的一阵枪响,我就感觉到不对头,一下我就站起来,马上就往外头跑,就看见我妈、小妹也在往外跑,这时候腿都是软的,根本就跑不动。

当一家人急匆匆地跑到门口时,在离宿舍大门不到十步的地方,当时只有13岁的闻铭,看到父亲和大哥已经倒在了血泊中。

闻铭 闻一多之女

我父亲、大哥,横一个、竖一个倒在血泊里头。我们一下就扑上去,我爸那个时候满身都是血。我抱着我爸就叫:爸啊爸,但是他当时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就眼看着他的嘴唇从红变成紫,慢慢地。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闻一多遇刺的地点,就位于繁华的昆明城内,枪声隔着几条街都听得到。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闻一多被乱枪射杀,当场身亡。

逃难还是赴难?还家尽孝尽责还是为国尽忠尽力?

有些选择,从一开始就有迹可循,同时也注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朱自清曾这样评价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

今天,致敬闻一多先生。

以上就是75年前的今天,乱枪下倒下的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75年前的今天,乱枪下倒下的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