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军队为什么吃桑椹?是因为没粮食吗?

星座 2023-07-16 14:52:02 桔子生活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赖正直

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载,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大兴屯田的时候,“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桑椹”一般也写作“桑葚”,就是桑树的果实。

袁绍的军队,一条条气壮如牛的河北汉子,居然是靠吃树上的果子过生活,而当时袁绍已夺了韩馥的权,占据着冀州,袁绍在冀州的日子真的这么拮据吗?

裴松之作注所引的《魏书》,系曹魏末年王沈所编撰。据《晋书·王沈传》,

王沈所编的《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因为王沈编书时,曹魏尚未灭亡,当时虽是司马氏当权,但出于政治需要,仍要在舆论上维护曹魏政权的正统性,这本来无可厚非,然而王沈撰史时偏袒曹魏一方过多,与稍晚的陈寿《三国志》相比,史实和史识都差了一大截,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

了解了王沈《魏书》的质量状况,对待其中的记载,特别是涉及曹魏一方的记载,就不得不小心谨慎地进行分析判断。

王沈《魏书》所载的袁绍部队吃桑椹,或许不假,但因此得出袁绍统治下的冀州“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结论,就有所夸张渲染,与事实不符了。

一、袁绍的部队不缺粮

《全三国文》辑录曹丕《酒诲》称,建安元年,汉献帝迁都至许后,“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松尝以盛夏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刘松能够在袁绍军中日夜酣饮,从侧面反映袁绍有大量的余粮可用于酿酒,根本不是缺粮乏食的模样。

当然也会有人说,袁绍军中的酒有可能是桑椹酒。不错,

桑椹是

可以用来酿酒。但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相比,桑椹酿酒的历史并不算很长。目前明文记载了桑椹酒的文献,是明代《本草纲目》和清代《食鉴本草》,东汉末年中原地区的人们很可能尚未掌握桑椹酿酒的技术。而且,据学者考证,《食鉴本草》中所说的桑椹酒,是用大米、高粱加上桑椹放在一起酿造的,其实是带有桑椹味的米酒,并不是像葡萄酒那样完全用葡萄酿造。完全用桑椹来酿造的纯桑椹酒,是近年来才由中国制酒企业研发出来的新产品。所以,

即使袁绍给刘松喝的是传统桑椹酒,那也表明袁绍手里的粮食为数不少,绝对不是没饭吃的丐帮帮主。

袁绍不缺粮的更加实锤的证据是,《三国志·袁绍传》和《后汉书·袁绍传》载,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前夕,袁绍驻军延津的时候,沮授以“南军谷少,而资储不如北”为由提出了持久战的策略,而这个时候的曹操,反而是“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的窘态。《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载,许攸投奔曹操后,对曹操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余乘,在故市、乌巢”云云。后来,曹操烧了袁绍的军粮,才导致袁军士气崩溃。

可见,

袁绍的部队在官渡之战前并不缺粮,不但不缺粮,而且把己方的军粮充足视为一项战略优势。

如果说建安元年袁绍还在靠吃桑椹活命,那怎么四年之后突然

暴发

成了储粮大户,天上掉大米(小米、小麦)吗?袁绍在养活十余万人部队的同时,还能维持万乘级的粮食辎重,不可能是一两年就搞得出来的,必然是经过多年的储藏积累才能形成如此壮观的军粮数量规模。

二、桑椹是品质优良的食物

袁绍的军队不缺粮,为什么还要吃桑椹?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

桑椹好吃

桑椹是桑树的果实,桑树原产于中国中部,人工栽培史在四千年以上。由于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利用蚕丝纺织丝绸的技术,桑树在中国栽培范围非常广泛。桑树除了桑叶可用于养蚕之外,桑椹也可供人食用。

《诗经·鲁颂·泮水》云:“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鸮”即猫头鹰,因为叫声怪异而被古人认为是凶鸟。但猫头鹰吃了桑椹之后,也会回报给桑树主人以好听的声音,这说明桑椹是一种好东西。“食椹怀音”也因此成为一个寓意知恩图报的成语典故。

《魏书·崔逞传》(此《魏书》为二十四史之《魏书》,记北魏史事,不是王沈《魏书》)载,北魏时,崔逞向道武帝进言:“取椹可以助粮。故飞鸮食椹而改音,《诗》称其事。”道武帝拓跋珪是游牧民族,不知道桑椹的食用价值,所以崔逞提醒他桑椹也可以用作军粮,被道武帝所采纳。

公元前四世纪左右,桑树经中亚、西亚,从美索不达米亚半岛传入希腊,当时希腊人不会养蚕纺丝,种桑树就是为了吃桑椹。

据西方文献记载,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期间,也有让士兵食用桑椹作为军粮的记录。

古代农耕文明的军队口粮一般以米、麦、酱菜为主,条件好时可能有一些腊肉或肉干,因为缺乏保鲜技术,很难有稳定的新鲜果蔬供应。桑椹可制成桑椹干,长期保存,运输也很方便,可长期用于军队口粮供应,而且桑椹口味酸甜、甘凉,可补充纤维和营养,改善饮食营养结构,提高体质。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还能生津止渴、促消化、助排便,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桑椹还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对脾脏有增重作用,对溶血性反应有增强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用作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的辅助手段。(认真脸声明:以上不是广告!)

桑椹因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还可以有效预防败血症。这在军事后勤保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败血症即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感染。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很差,在战争时期的部队中情况尤其严重,因伤口感染引发败血症致死是古代军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国时期许多将领死于“痈疽发背”“金疮迸裂”,都与伤口感染后引起皮肤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有关。让将士们平时多吃桑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败血症。

所以,袁绍的军队“仰食桑椹”,其实是袁绍改善部队伙食的一种措施。王沈作为世家大族子弟,对军队后勤不够了解,当然更有可能是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而故意贬抑袁绍,因此得出了在袁绍的统治下“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错误结论。

三、曹操的部队也吃桑椹

吃桑椹的不仅是袁绍的部队,曹操的部队其实也吃桑椹。

《三国志·杨沛传》载,“兴平末,人多饥穷,(杨)沛课民益蓄干椹,收幪豆,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

杨沛当时是新郑县的县长(汉制,大县长官为令,小县为长),他很有远见,平时就注意把吃不完的桑椹做成桑椹干储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果然,曹操的部队西迎汉献帝,走在路上就断粮了,要不是杨沛及时送上桑椹干,曹操很可能还没见到汉献帝的影子就歇菜了。从“太祖甚喜”这一表述来看,曹操对这些桑椹干非常满意。大家可以自行脑补饿了好几天的曹操吧唧着嘴大嚼桑椹干的画面。

后来,杨沛因进献桑椹干之功,迁为长社县令、邺县令、九江太守、东平太守、护羌都尉,曹操“赐其生口十人,绢百匹,既欲以励之,且以报干椹也。”可见曹操对美味的桑椹干是多么喜爱。

爱吃桑椹不是曹操的专利,而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遍风气。《后汉书·献帝纪》载,兴平元年“九月,桑复生椹,人得以食。”把桑椹的丰收隆重地写入帝纪,说明当时的人们视之为祥瑞、吉兆,反映了人们对桑椹这种食品的深深喜爱之情。

四、结论

王沈《魏书》以袁绍的军队“仰食桑椹”为依据贬抑袁绍,目的是衬托曹操实行屯田政策的英明正确,吹捧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但事实是,曹操在官渡之战时,严重缺粮,几乎因此被迫退兵。《三国志·武帝纪》载,曹操在官渡之战期间,“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许攸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后来曹操之所以能够打败袁绍,是因为烧了袁绍的军粮,使袁军因军粮不继而士气崩溃,而不是因为曹操“无运粮之劳”,当时的曹操根本无粮可运。

显然,王沈《魏书》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其实想想也不难发现问题,曹操固然懂得“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难道其他人就都是傻子,手下带着几万、十几万的部队,竟然不懂得“人要吃饭”这个道理?

其实,屯田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汉书·西域传》载,汉武帝时就曾派军队在西域驻兵屯田,甚至匈奴人也曾效仿过。所以,屯田是有历史经验可供借鉴的,不是曹操的发明创造。

据《后汉书·公孙瓒传》载,兴平二年(195年),公孙瓒在幽冀两州交界处的易县(今河北省雄县)建造“易京”,声称:“我昔驱叛胡于塞表,扫黄巾于孟津,当此之时,谓天下指麾可定。至于今日,兵革方始,观此,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公孙瓒所说的“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其实就是屯田。

公孙瓒自称其在易京有“积谷三百万斛”,说明其屯田相当有成效。

说起来,公孙瓒不但搞过屯田,而且搞屯田的时间比曹操还要早一年呢。

公孙瓒和曹操的屯田都是军民结合的,即一方面安排正规军轮流从事农业生产,实行耕战结合,另一方面,组织收降的黄巾军及其家属开垦荒地,并征收高额租税。据《晋书·傅玄传》,曹操早期实行屯田的税率高得可怕,自己有耕牛的纳50%的税,租用官府耕牛的要纳60%的税。公孙瓒曾在青州和孟津一带打败黄巾军,曹操也曾打败并收编青州、豫州黄巾军数十万人(含家属),他们有较多的人力资源可投入屯田。

而袁绍更是多次打败过冀州的黄巾军、白波军、黑山军等农民武装,肯定也收降了众多的流民,加上冀州的农业条件和基础比曹操所在的兖州、豫州要好一些,只要袁绍稍稍加以组织,税率又比曹操低一点,完全可以形成“虹吸效应”,把流民都吸引到河北。

《三国志·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载:“袁绍在冀州,亦贪(枣)祗,欲得之。”枣祗是曹操屯田政策的主要倡议者和执行者,是个人才,袁绍在冀州时想法设法拉拢枣祗,这说明袁绍也很需要枣祗这样的会搞屯田的人才,从中似乎可以看到袁绍也在实行屯田的一点点蛛丝马迹。

此外,袁绍在官渡之战时拥有大量充足军粮的事实也表明,袁绍曾经实行过屯田的政策,招募流民,安排生产,积蓄粮草,致力农战。只是败者为寇,相关的资料没有保存下来而已,因为历史是曹操的人写的,自然要把袁绍说得一无是处,以衬托曹操的英明伟大。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完全相信曹氏御用文人的记载和描绘、不是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话,应该承认,尽管有不少失误,袁绍也确实可以算作是一代豪杰,至少其处理经济问题的眼光和能力,不可小觑。

我们可以想像,

如果没有实行过发展经济和生产的政策措施,袁绍怎能打造并维持一支“精卒十万、骑万匹”“辎重有万余乘”的强大武装?在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之后,再加上打败公孙瓒应该得其“积谷三百万斛”,袁绍军事实力自然大增,渡河南下进取中原,也是大势所趋的事情了。

不过,袁绍屯田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曹操屯田是失败的。因为粮食生产周期较长,曹操自建安元年实行屯田以来每年征战不断,粮食消耗很大,而且刚开始时屯田的规模不够大,难以积蓄充足的军粮,所以,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实行屯田政策的成效还不是很显著。

王沈在《魏书》中把屯田作为曹操能够“兼灭群贼,克平天下”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这一观点至少在官渡之战前是不成立的。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陈明光:《魏晋南北朝财政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罗三洋:《袁本初密码》,台海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简介

赖正直,男,80后,南蛮,刑事法官,法学博士。原本爱读史书,为稻粱谋选择了法律专业。法学和史学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都重视证据,都是在利用残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还原已经过去的事实真相,因而在写文章时常常会有把历史事件当作悬案来查的感觉。著有《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证据认定的理论与实务》等书。目前的小目标是写一部历史小说。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韩建:治事能臣亡唐推手

“一丈青”扈三娘误入白虎坛,大宋女德班改造效果惊人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以上就是袁绍的军队为什么吃桑椹?是因为没粮食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袁绍的军队为什么吃桑椹?是因为没粮食吗?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