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一代父母的焦虑不断升级?看完这组大数据就明白了

育儿 2024-04-04 17:10:01 桔子生活

这一代父母的焦虑不断升级,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巨大压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家长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大数据显示,这一代父母更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追求更高的教育标准,因此焦虑情绪不断升级。

文 / 魔斯妈妈育儿实录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新鲜出炉了。有几组数据值得大家关注。联想起最近《小舍得》热播,引发全民又一次对教育内卷的集体焦虑,很想为中国父母说两句公道话。

很多人把教育内卷的问题根源指向家长,认为是中国家长把自己和孩子都逼向了崩溃的边缘。一如《小舍得》中的南俪、田雨岚。但有谁考虑过家长们的集体焦虑从何而来?

被内卷,这个“被”字,很值得大家推敲。

外卖行业内卷,难道是小哥们自己能左右的吗?教育内卷,又难道是中国父母愿意的吗?看完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中这几组数据,就会明白中国父母真的挺不容易。

1、更少的中年人要养育更多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压力不言自明

人口数据显示,14亿总人口中,0-14岁人群约2.53亿,60岁以上老人约2.64亿。10年间,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分别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和5.44个百分点。

二胎放开和老龄化,两大因素直接推升了这个社会中年人的生活压力。“上有老,下有小”,肩上还扛着巨额的房贷和车贷,逼得很多中年人不敢辞职、不敢度假,甚至不敢si。

如果是在30年前,中国人只追求温饱,倒也罢了。偏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变革期。时代巨变直接产生了两个结果,一个是生活节奏大幅加快;一个是社会阶层(金字塔)出现巨大变化。

身处其中的中年人仅仅是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已经需要很努力了,更别说社会阶层重新划分,还有那么多人希望抓住机遇,实现阶层跨越。

当一个人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他一定会想办法转化压力。这种压力不可能向外转移,只能转向自己尚可左右的人。于是便出现了“啃老族”、“鸡娃族”。

当然,还有“丁克族”,干脆选择不生孩子,来减少压力。从数据上便可以看出:出生人口中,虽然二孩占比明显提升,但一孩生育率却持续走低。

养娃成本太高,这也是社会现实倒逼,不得已的选择。

2、没有所谓的“人才红利”,只有更激烈的竞争

数据显示,和2010年相比,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接近翻了一倍。现在,中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有2.18亿,每20个人中就有3个大学生。于是有人开始乐观地宣称,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中国目前已进入人才红利期。

真的吗?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值得欣喜的数据。仔细分析这组数据就不难发现,这10年间,新增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约1亿人,大都是20-30岁的年轻一代。20-30岁的年轻人总共有多少人?还不到2个亿。

主要劳动力阶层有超过50%的大学生,都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吗?我看到的是资源不匹配。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人,浑浑噩噩混社会的人,比比皆是。

中国发展的确需要更多的人才,但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大学毕业生。

我们看看人才缺口在哪里?在两极。一极是看起来低端,但缺口极大的蓝领技术工人。另一极是真正优秀的人才,用知识和才华拿到话语权的人。他们可以进体制内有着稳定的工作,也可以进500强企业有着不菲的收入,更可以是创业新贵进富豪排行榜。

而作为占比超过50%的大学生父母们,有哪一个是心甘情愿让孩子退回去,接受低端的蓝领工作的?尽管它缺口极大。

还不都是个个卯足了劲,逼迫孩子拼尽全力考上一所好大学,试图拿到一张获得更好就业机会的入场券吗?

于是,激烈的竞争由此产生。

3、人口聚集加剧了教育竞争的残酷性

人口数据显示,10年间,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2.15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已经突破9亿。人口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集聚。

除了个别大城市实施人口管控外,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越大规模的城市人口流入数量越多,相反不少小城市出现人口流出。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人口迁移现象。不论是欧美、还是日韩,都是类似的发展趋势。

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但教育发展的速度却没有与之相匹配。好的教育资源越来越稀缺。很多城市出现了幼儿园、小学配套资源跟不上,名校的入场券更是一票难求。于是学位房的房价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各种补习班的费用也是连连看涨。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匮乏感引发了过度需求。

中国父母如此狂热地争取教育资源并不是特例。其实在整个东亚地区,普遍存在着教育内卷的问题。但是在北美、北欧、澳洲这些国家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

有人总结,这和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物产丰富、人烟稀少的国家,随便搞点什么就可以过好这一生,便不需要费尽心机,非得出人头地。反观东亚,中国、日本、韩国,这些鸡娃强国,哪一个不是资源匮乏的国家?自然条件就已经决定了这个地区的人们必须要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来争夺有限的资源。

所以,也有人这样形容中国和美国教育的本质差异:美国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公民,而中国的教育是为了改变命运、出人头地。

写在最后:

中国父母受文化裹挟、时代裹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就像2年前热播的《小欢喜》中,当英子声泪俱下地控诉妈妈不够理解她时,英子妈妈无奈地说:“谁能理解我啊?!”是啊,中国父母可能更缺乏理解和包容。

很欣慰,国家还是看到了这些日益凸显的矛盾。近几年,教育部门频繁出台规定,要求各中小学减负,严格规范课后补习,大力发展普惠型的幼儿园、托育机构。还有延长产假、生育补贴等政策相继出台。

希望全社会都能越来越关注父母和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切都能越来越好。

我是魔斯妈妈,进过985,当过金领。是老板,也是育儿界的积极践行者。我用码字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成长历程。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转发!为回馈粉丝,魔斯妈妈免费向大家开放海量英文启蒙歌曲、游戏(学龄前)、绘本、国家地理儿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关注我,私信发送“国家地理”或“歌曲”或“绘本”。

以上就是为什么这一代父母的焦虑不断升级?看完这组大数据就明白了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这一代父母的焦虑不断升级?看完这组大数据就明白了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