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听话?试试与孩子“共情”更有效

育儿 2024-04-15 19:11:01 桔子生活

要让孩子听话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他们年幼时更是挑战重重。然而,与孩子建立“共情”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共情意味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而不是仅仅强调规则和惩罚。通过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我们的期望,从而促使他们更愿意配合和听从。在与孩子交流时,尝试去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以此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

印象中,最早的亲子类节目是从《爸爸去哪儿》开始的,那个时候每天回家最期待的事情大概就是看这些出身名门家庭的孩子,是如何一天天的成长,闹出各种稀奇古怪但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除了欢乐之外,宝爸们的教育也是各亲子类节目的重点,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和载体,他们用非常鲜活的方式重现了许多家庭的教育模式,甚至说他们的教育方法可以被当做教科书,用来学习和总结经验。

例如黄磊,他就是一名在育儿方面非常出色,并且被广大网友赞赏、肯定、学习的一位艺人。

尽管黄磊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有经验而且方法得当,但是在育儿的过程中,他也免不了会用每一位家长都在使用的方法,那就是“讲道理”。

有一次黄磊的女儿多多不愿意洗澡,觉得太累了想直接睡觉。黄磊没有马上批评孩子有多么不对,而是在多多平稳了情绪后慢慢开导她,和她讲道理,说明其中的是非对错,这才让多多乖乖的洗澡睡觉了。

多多听得进去爸爸的“道理”,但是我们家里的熊孩子,中国大多数家庭里的熊孩子们都很难做到这么好沟通,一说就能理解父母。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不爱听家长们讲道理,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为什么孩子都不爱听家长“讲道理”?

之所以孩子们不喜欢家长讲道理,是因为家长在讲道理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情况,比如当时孩子的情绪非常激动,看起来很恼怒又气愤的话,脾气再好的人也会听不进去他人说的话,更别说孩子能不能听进去了。

许多时候家长也会误会孩子,想当然的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最调皮最不能忍受的,一听说要去学校找老师,什么也不问就先批评孩子,开始讲道理,这显然是不对的。

陶行知做校长的时候,面对犯错的学生他没有先讲道理,而是通过了解一步步的清晰自己要做什么,这才是正面而有效的教育。

对于家长和孩子讲道理,孩子却总是听不进去,不爱听的这个问题,家长需要知道的是,与其给孩子讲道理,不如让孩子“共情”。

能够理解孩子的家长才是最适合和孩子做朋友的父母,任何地位的高低都无法实现双方的对等。

二、如果非要“讲道理”,家长该采取什么办法?

1、 先让孩子稳定情绪

家长想和孩子讲道理,需要和孩子讲道理,无非是因为孩子犯错了或者某个方面做的不够好,才会让家长们想和孩子说一说道理,告诉孩子不要继续犯错。

那么人在接受意见的时候,最好是在情绪稳定,没有太大心理起伏的时候,不然孩子自己都气哄哄的,怎么可能乖乖的听话呢?

2、 远离“双标”

双标指的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做到以身作则,要求孩子的和自己做的不一样,这样会导致幼儿分不清自己该怎么办,“道理”的说服性也就减弱了。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出现双标的话,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也会有所降低,觉得爸爸妈妈自己都没有做好,凭什么对自己要求。

因而,家长们如果觉得和孩子讲道理是必要话,就一定要远离双标行为。

3、 家长学会共情

共情的意义在于孩子是被理解的,从心理上是被认同的,这和家长一味的指责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共情里,孩子的心里安全感会增强,从而有利于家长解决问题,孩子根据家长的指示认识问题等。

而在共情之中,家长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比较不够理解孩子,错怪等。

在讲道理的教育里,共情的魅力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给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家长们总是用错误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甚至是教育。

家长们没有看到,沟通的关键是让孩子“共情”,而不是父母一味的指责、偏袒、斥责等单方面的负面情绪。

让孩子参与到你的教育思想中,学会共情,共同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有效沟通。

以上就是如何让孩子听话?试试与孩子“共情”更有效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如何让孩子听话?试试与孩子“共情”更有效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