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被催,三大原因揭示,爱催孩子的家长应该早有察觉

育儿 2024-01-13 09:52:01 桔子生活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被催?这是一个让许多父母困惑的问题。事实上,有三大原因可以揭示孩子不喜欢被催的原因。首先,孩子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被催则会给他们一种被限制的感觉。其次,孩子更喜欢在自己的节奏和时间管理下完成任务,被催则让他们感到压力增加,难以保持高效率。最后,父母过度的催促和指导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情绪,甚至引发抵触心理。因此,爱催孩子的家长应该早有察觉,适当放松催促的程度,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在积极的环境下主动学习和成长。

中秋假期的时候,与很多父母聊天发现,

家长朋友或多或少地,催过孩子做事,

尤其是读小学阶段的,特别假期刚结束,

孩子爱磨蹭的习惯又来了,让不少家长焦头烂额:

“我们家的孩子,磨蹭啊,难啊!”

“我天天催,孩子照样爱理不理!”

“催、催、催,为什么越催就越慢!”

孩子不只是做作业、睡觉啊、上学啊,

总那么拖,那么磨,不催怎么行?

可是啊,家长苦口婆心说一天,

反倒越来越懒散,说的话越来越不起作用,孩子还抵触得不行,

很多家长极其头疼,

为什么孩子总是“催”不动,“催”不得,

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错?

-

01贴上负面标签

首先,我想请各位家长,回忆一下你是否对孩子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快点啊,快点啊,最拖就是你!”

“还在咪咪摸摸,整个学校就你要迟到了!”

这类最频繁的话,无非是家长在渴求孩子,有个良好和有规律的时间观

但其实呢,如此有弊端,

当我们在催促孩子,尽快做,尽快去完成事情的时候,

潜意识地给孩子贴上,“做事慢,不利索,爱拖延”的负面标签,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认为在父母的眼中:

“我是一个做事磨蹭的孩子。”

而长期下来,负面标签的催化之下,孩子的态度就演变成:

“反正我就是慢了,你怎么催,无所谓”

越催越不灵,越催越无所谓。

-

02依赖父母的“闹钟”

有一种问题也是很常见的:

当孩子还真没有表现,磨蹭的态度时,你有习惯性地催促孩子吗?

我惊讶地发现,有较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催”,是习惯性的。

明明孩子,已经背好书包准备上学了;

明明孩子,作业即将完成了;

明明孩子,要去洗漱入睡了,

你一句:“你怎么那么慢~”

除了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之外,更深层的弊端是:

孩子感受不到时间的存在,因为不论自己做事的进度如何。

父母都会提醒,也就是,孩子把你当成了他们的闹钟。

比如上课要迟到了,孩子不会考虑到上课迟到的后果,

反而,会依赖父母的“催”,更加拖沓:

“不急,反正老妈会提醒我的”

“不怕,到时候老爸会监督我的”

一旦孩子形成这样的认知,孩子就变不会认为,时间的紧迫。

取而代之的是你一句一句“闹钟式”的催促,

长期如此,孩子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越催越依赖,越催越拖沓。

-

03过高的要求成负担

每次我们催孩子做事,背后都有一个潜在的高要求,

我们通常认为,我们大人做事快,孩子就应该跟上我们的速度。

只要是自己做事快,一定就会催孩子。

包括我自己在内,有时候催孩子,忽略了一个问题:

我们都在以成人的标准,成人的效率,去规范和要求孩子,养成时间观念,

成人与孩子的智力、体力、自制力,有着明显的差距。

我们以高的要求束缚孩子,孩子的内心压力就是巨大的。

孩子本来能做好的事情,变得手忙脚乱,我们总在旁边催:

“快点啊,快点啊,快点啊...”

孩子的焦虑度一上来,做事马马虎虎,

即使写完了作业,做完了我们安排的事情,也没有质量。

我们总是质问孩子:

“你做事不能认真点吗?”

“孩子做事就是马虎”

因我们,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啊。

-

所以,当今天了解到这三个弊端,知道催孩子不奏效的原因。

与其不断的催孩子,不如我们静下心来,讨论一下,

怎么让孩子养成时间观点,让孩子意识到时间快到了,要抓紧了。

让孩子从被动依赖,到主动执行,这是我们身为家长的思考问题。

您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呢?

欢迎畅所欲言,或者问问其他的家长,听听他们是这么说的。

以上就是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被催,三大原因揭示,爱催孩子的家长应该早有察觉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被催,三大原因揭示,爱催孩子的家长应该早有察觉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