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药》鲁迅
1907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徐锡麟刺杀恩铭却被遭挖心肝炒食的事件,而秋瑾同时被捕。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为此,鲁迅先生在这一背景下创造了《药》这样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这也是鲁迅先生对这个时代发出的呐喊。
而《药》的关键点,就是人血馒头。鲁迅笔下的华老栓夫妇,迷信、麻木且又愚昧。但是他们深爱着华小栓,为了华小栓,他们去刑场上沾了革命者的鲜血去救自己那得了痨病的儿子。
而这人血馒头,只是一个流传了许久的偏方而已。旧时候的人们迷信,认为人血可以医治痨病。又说这一点是出自于唐朝时期陈藏器所编撰的《本草拾遗》一书里面。说是处决犯人的时候,就有人向刽子手去买沾过人血的馒头治病。
而同时在清朝时期的袁枚编撰的《子不语》中,同样也有用人血馒头治病的记载:
“杨竟负约,又记人血蘸馒头可医瘵疾,遂如法取血,归奉其戚某。”
华老栓夫妇无疑是愚昧的,他们在刑场上嬉笑起哄,行刑后还沾了战士们的鲜血要去治疗自己的儿子。但事实上呢,华老栓死了,华小栓也死了。害死华小栓的,是医学方面的愚昧,而华老栓则是老死了的。
而在华小环和战士夏瑜都进了坟墓之后,鲁迅却又十分恶意的再写上了一句:“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馒头”这个词又再一次的出现了,但之前是“人血馒头”,现在却又是“阔人们”吃的馒头。简直,就是给人绝望。
战士的鲜血并没有唤醒愚昧的百姓,反而他的死亡之礼还被当做是一个新奇的秀来看。他的鲜血,还成为了迷信的药物。这种悲剧就在那时候的中国上演着,也许内容有些差别。形势略有不同,但事实上,那时候的中国各地都上演着类似的悲剧。
而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那时候的全世界仿佛都是愚昧的,全世界都上演着这样的一幕。在19世纪的欧洲,也就是与华老栓夫妇同时代的欧洲。也有着不少的观看死刑的观众们。
甚至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连观看死刑的场面都没有欧洲大。至少中国的官府,不会将钱浪费在专门给死刑犯建造高高的看台上。中国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看客,将观看死刑当作是一场节日的庆典。
甚至在1806年英国泰博恩刑场的一场公开处决中,因为观众奔赴刑场观看死刑的人实在是太多。导致当死刑执行过程中发生骚乱,造成的踩踏事件直接就导致了一百多人死亡。而就在这次踩踏事件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也就是1807年。同样的踩踏事件再次发生,造成三十多人死亡。
哪怕现在大家有去英国伦敦旅游的,也可以在伦敦市中心的大理石拱门附近看到那个刑场。那个刑场的一边,有着巨大的露天看台。其中看台上的座位,则是按票价出售的,每看一场死刑。就要根据死刑犯的身份和座位的距离,付出金钱。
这是何等的讽刺,他们将一场用于审判和处决的死刑,变成了一场表演秀。同样是在泰博恩刑场,1849年处决过一对犯了谋杀罪的夫妇。却直接吸引来了近3万多的伦敦市民,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将这个场面记录了下来。他说:
“当这两个不幸的生命消逝的时候,人们没有比先前表现出更多的怜悯和惋惜。人们还像之前那样或者在嬉笑打闹,或者在骂骂咧咧,而没有丝毫的克制。人们就像从来都没有听到过基督的名字那样,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同情心。”
而与此同时,那些个观看死刑的观众。也会像是华老栓夫妇一样,在处决结束后就迫不及待的去触摸死刑犯的尸体,他们也认为这能够治疗疾病。且是能够治疗自皮肤病到肺病等等的多种疾病。所以那些囚犯还未完全死去,就会看到有人迫不及待的要分尸他们。
甚至在当时伦敦的商店内,还有不少的属于死刑犯的皮肤组织被高价叫卖,作为一种神奇的药物。可以说,鲁迅先生笔下愚昧的中国人并不仅仅是中国人。而是当时的整个世界,都是愚昧的。
以上就是欧洲“人血馒头”是什么?女囚还在绞索上挣扎,就遭下面百姓分尸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欧洲“人血馒头”是什么?女囚还在绞索上挣扎,就遭下面百姓分尸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