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其葬地一直备受争议。据史料记载,刘备去世后被葬于白益山附近,后被移葬于今成都市武侯区的三圣寺。然而,直到今日,刘备的真实葬地依然成谜。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据称刘备的陪葬有可能是他的妻子黄承儿和儿子刘禅。但这一说法究竟是否属实,仍有待后人进一步的考证。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章武三年春天,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白帝城病危,临终前,他将十七岁的儿子刘禅托孤给诸葛亮,面对主上重托,还有“君可自取”的“危险”言论,诸葛亮当即表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四月二十四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国家的大小事务,都改由诸葛亮决断。而当务之急莫过于治丧,建造先帝的陵寝。
刘备的陵寝在哪呢?去过成都旅游的人都知道,就在武侯祠边上,周围还有著名的锦里古街。三国时期,这里属于成都的南郊,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现在已经算不上郊区了,离天府广场也不是很远。但有观点认为刘备并没有葬在成都,武侯祠边上的惠陵其实是衣冠冢,昭烈皇帝真正的埋骨之地是在永安。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刘备去世时已经四月底了,天气逐渐转热,如果长途跋涉,将遗体运往成都,尸体早已腐烂,为了让先帝早早入土为安,诸葛亮等人应该就近安葬;其次,在当地一些人的家谱中,也提及昭烈皇帝安葬永安之事。
然而,正史明确记载刘备安葬在了成都,南郊的惠陵也绝不是衣冠冢。《三国志·先主传》:“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所谓“梓宫”,就是皇帝使用的、梓木做成的棺材,刘备死后不久,刘禅、诸葛亮就带着先帝的棺材,从永安出发,浩浩荡荡返回成都,路上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抵达后,也没有立即将刘备埋入惠陵,等了三个月才下葬。“永安说”的第一个理由,完全是个人的猜测,根本没有任何证据,早在周朝就已经有尸体的防腐技术,到三国时期更加成熟。
蜀汉的国号是汉,以汉室继承者自居,汉朝陵寝除汉献帝比较特殊外,其他基本上都建在国都附近,即长安、洛阳周边,蜀汉自然也要遵循祖制。出于安全性、方便性的考虑,诸葛亮也应将刘备葬在成都。一个政权,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当然是首都。先帝陵寝事关重大,必须保证它的绝对安全,成都作为政治中心,保卫力量无疑是最强的。反观永安,处于蜀、吴两国边境,一旦哪天爆发战争,城池失守了,先帝遗骨就有落入敌人之手的可能性,这对于以孝治国的汉政权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而且先帝入葬之后,刘禅君臣每年还要到陵寝开展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宗的哀思,如果葬在了永安,一来一回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于情于理,蜀汉都应将昭烈皇帝葬在成都。至于家谱所言之事,也并不可信,那些家谱都是在明清时期编的,距离三国时代最少也有一千一百多年了,许多人为了光耀门楣,不惜编造历史,将祖先改成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并说他们葬在家乡附近,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某张姓男子,祖先本来只是个普通人,但为了给脸上贴金,非说自己是张飞的后代,并在修订家谱时写上一笔:张家多少多少代先祖张飞,葬于县城某某山附近。
陵址选定后,剩下的工作就是修建了,刘备惠陵的规模并不大,这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决定的。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仅有一州之地,面积狭小,实力最为薄弱。近年来时运不济,前有关羽兵败襄樊,身首异处,后有刘备出峡,火烧连营,可谓一败再败。昭烈皇帝驾崩后,南中地区立即叛乱,新即位的刘禅未满二十,经验欠缺,威望不够。可以说,此时的蜀汉政权强敌围绕,内忧外患,能够自保已属不易,不可能在先帝陵寝上耗费大量资源。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诸葛亮不得不大力发展纺织业,他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民贫国虚”反映了元气大伤,财政捉襟见肘的现状,“惟仰锦耳”说明开拓财源的艰难,军费来源只能仰仗蜀锦了!汉代帝王入葬都要穿金缕玉衣,不知刘备是否着此物下葬;北方的曹魏统治者对厚葬之风大为不满,曹操、曹丕都是薄葬的倡导者、践行者,魏武王入葬时,明确交代只穿平时的衣服,不要使用昂贵的金缕衣,不知此风是否吹到了蜀汉,并影响刘禅、诸葛亮君臣。刘备梓宫运到成都后,停灵了三个月,极有可能是陵寝尚未完工,不方便将先帝葬入地下。
与昭烈皇帝一起长眠惠陵的,还有他的两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是追封的,她生前没有当过一天皇后,那就是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当年刘备在小沛的时候,就和甘夫人结婚了,后来南下荆州,生下了儿子刘禅。由于战争原因,刘备的夫人至少四次被敌人俘虏或者被丈夫抛弃,前两次是被吕布俘虏,第三次是被曹操俘虏,最后一次是在当阳,曹操追杀途中,刘备抛弃家人逃跑,幸亏赵云全力相救,才幸免于难。甘夫人最后死在了荆州,安葬在南郡,刘备称帝后,追封她为皇思夫人,并派人把灵柩从南郡挖出来,送到巴蜀。现在刘备也驾崩了,诸葛亮为此上表,希望刘禅封母亲为昭烈皇后,与丈夫合葬惠陵。全文如下:
皇思夫人履行脩仁,淑慎其身。大行皇帝昔在上将,嫔妃作合,载育圣躬,大命不融。大行皇帝存时,笃义垂恩,念皇思夫人神柩在远飘飖,特遣使者奉迎。会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以到,又梓宫在道,园陵将成,安厝有期。臣辄与太常臣赖恭等议:礼记曰:‘立爱自亲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不忘其亲,所由生也。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昔高皇帝追尊太上昭灵夫人为昭灵皇后,孝和皇帝改葬其母梁贵人,尊号曰恭怀皇后,孝愍皇帝亦改葬其母王夫人,尊号曰灵怀皇后。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辄与恭等案谥法,宜曰昭烈皇后。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礼云:上古无合葬,中古后因时方有。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
“梓宫在道”说明刘备的陵寝的确在成都,如果是在永安就近下葬,诸葛亮不会说棺椁还在运输途中。甘夫人被追封为昭烈皇后,是母以子贵的体现,儿子刘禅当上了皇帝,他的母亲再当皇思夫人就大合适了,必须当皇后。刘禅追封甘夫人,也是向臣民展现自己的孝道,以身作则,使主流价值观得到深化。另一位合葬惠陵的女人是吴皇后,她是车骑将军吴壹的妹妹,刘备娶她有笼络原刘璋集团将领的意图。吴皇后死于延熙八年,晚刘备二十余载。所以惠陵至少有三个人的遗骨,分别是刘备、甘夫人、吴夫人。
在蜀汉政权还没有灭亡的时候,惠陵是有地面建筑的。在《三国演义》以及相关题材的电视剧中,常常出现一个场景:诸葛亮兴师北伐,前往昭烈庙祭拜先帝,祈求他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大军,旗开得胜。在现实生活中,这是有可能的,惠陵旁边的昭烈庙确实存在过。当邓艾从阴平小道入川,击败诸葛瞻的军队后,蜀汉统治者决定投降,北地王刘谌坚决不同意,请求后主抗争到底,否则无颜面见先帝。遭到拒绝后,刘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在昭烈庙痛哭流涕,与妻儿一起殉国。有人说惠陵在成都南郊,此时魏军兵临城下,北地王如何能够出城哭祭?其实邓艾还没有打到成都,刘禅派张绍、邓良拿着玺绶投降,是在雒县与邓艾相遇的。敌人只是快到城下了,距离成都还有一定距离,但刘禅在谯周的劝说下已经放弃。
蜀汉灭亡后,刘禅等人被送往洛阳居住,司马昭给了他食邑万户,奴婢百人,这是为了消除刘氏家族在川中的影响。如果刘禅还住在成都,就算他本人不想造反,也会被有野心的人利用,来个复辟、东山再起之类的。惠陵的地面建筑,包括昭烈庙,也被司马家族下令拆除,他们不能容忍川中存在祭祀前朝帝王的建筑,这也是打压刘备父子影响力的举措,希望老百姓忘记前朝,完全听从新天子的旨意。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以上就是刘备真的葬在成都吗?他的陪葬是谁?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刘备真的葬在成都吗?他的陪葬是谁?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