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奇妙奇闻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宣姜。
一生“三次出嫁”的宣姜,是倍受后人批评和指责的女性。
《诗经》中与宣姜相关的“刺诗”竟然多达十一首。不光在数量上碾压了”群芳”,而且从内容上来看,更是极尽讽刺之能事。
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诗经》里的这种舆论导向。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不仅让宣姜的“不贞”之名被人们口口相传,也让后人认定了宣姜的“不贞”之实。
可在笔者看来,是《诗经》为宣姜贴上了“不贞”的标签,是造谣的“始作俑者”。
笔者认为,《诗经》中这一系列“刺诗”的作者,对于“宣姜事件”有臆断的成分,他们没有经过考证就妄下了定论。因为,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很多儒家拥护者会对“有美色”的女性进行批判,他们的偏见出于某种政治目的,他们的说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反观《史记》、《左传》,它们的作者对宣姜的记叙是相对中立的,是没有褒贬之意的。
那么,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宣姜究竟做了什么?
就让我们拨开迷雾,从史实出发,来看看宣姜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分析一下她所经历的“悲剧”。
罪魁祸首是春秋时期的婚姻制度——烝婚制
首先,让我们尝试着还原一下,宣姜第一次结婚的情形:“卫宣公烝于夷姜”。即齐国本来的计划是把女儿姜氏嫁给卫国的太子,结果被太子他爹——卫宣公,在半路截胡。
后人评价宣姜“不贞”时,首当其冲的理由就是一女侍二夫,而这二夫竟然还是父子关系,“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
笔者认为,以这个理由而推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理由有如下四点:
一、“宣姜事件”实际上是烝婚。奴隶社会中的烝婚,是一种合法的婚姻形式,是符合当时社会婚姻观和价值观的。举行“烝婚”时,整个婚礼的过程是公开的,而且伴随着“烝婚”,还要举行一系列盛大而隆重的祭祀仪式。这与现代人的“结婚典礼”相类似,由此可见,这种行为是被当时的人们所祝福和认可的。
二、“宣姜事件”不是“私通”。相对严谨的《史记》、《左传》二书,它们并没有把“烝婚”和“私通”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这两本书的作者对“私通”这类“不正之事”,皆是持有批判态度的。也就是说,如果真是 “私通”事件,那这两本书必然会对此详细记录,并加以评论,以此来警示后人。可在描述“宣姜事件”时,它们都用了“烝”这个词,说明它们认为宣姜这个事,是合理的。
三、从宣姜“烝婚”事件的结果来看,也是合理合法的。宣姜之后成为“夫人”,其子成为“公”,他们不仅在卫国地位崇高,而且具有合法的继承权。在当时的人们眼里,这种“烝婚”在贵族之间是十分常见的,其实一点也不新鲜。
四、从中国古代婚姻史的角度看,“烝婚”是原始群婚制的遗留。这种制度是“奢侈品”,只有贵族才可以享有。在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的过程中,“烝婚”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它的合法性不应该以后人的道德观念加以否定。
所以笔者认为,在那个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宣姜身为女子,只不过是“被动”的进行了一场合理合法的政治婚姻。宣姜不该被指责,也不该被污蔑。
可笑的道德绑架——“宜以死拒”
后世有人评价宣姜被卫宣公半路截娶的事件,说她“宜以死拒”。可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观点是十分可笑的。
其实,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截娶”不仅是合理合法的,更是被宣姜的祖国——齐国,所认可的。而评价宣姜的行为,说她是“忍辱负重,忠君爱国”,才更为恰当。
因为,春秋时期的贵族婚姻,实际上是两个家族之间的婚姻。笔者认为,宣姜的婚姻带有明确的政治意味。宣姜只要对对方家族——卫国的男子,负责就可以。而这个男子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都是无所谓的,是可以“烝”或“报”的。毕竟,宣姜有着更为沉重的使命,那就是,需要使两国的婚姻关系不断的延续,以此来保证两个家族之间的政治利益。
试想,如果你是年轻貌美的宣姜。你的父亲要把你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贵公子,你虽然不情愿,但是你的心里可能也会有一丝的期待吧:“他究竟是什么人?”“他待我好不好?”你也会希望,在洞房花烛、盖头被掀起的那一刻,看到的是一个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的男人。
可是命运是不公平的,一切无法如你所愿。
宣姜的命运是:在出嫁半路,被一个长得像“癞蛤蟆”一样的佝偻老翁截住,并且成为了他的妻子,而这个老头本来应该是宣姜未来的公公。
在前面说过,“卫宣公烝于夷姜”的做法在当时是合乎“礼”的。可如果这个时候的宣姜采取后人的建议“以死拒”,不仅不符合礼法,还会使齐国和卫国之间产生矛盾。所以,宣姜没有意识,也没有任何理由去“以死拒”。
实际上,宣姜是一个忠于自己国家的女子,她明白自己的婚姻有政治目的。她把个人审美和好恶抛在一边,坦然的接受了她的命运——被卫宣公霸占。因为她知道,齐国的利益大于她自身的利益。
其实,不仅如此,宣姜一生“三次出嫁”。在卫宣公去世后,宣姜又被迫嫁给了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昭伯。她从昭伯的母亲变成了昭伯的妻子,从两个儿子(寿、朔)的母亲变成了他们的嫂子……
以今日的伦理观念来看,自从宣姜到了卫国,她就被迫处于极端混乱的关系之中。
恶之根、悲之花,却结出善之果
宣姜的前半生是个悲剧。但是她却勇敢的活了下来,并且一直没有放弃希望。
在宣姜的悉心教导下,两个儿子都先后当上了卫国的国君,即卫戴公和卫文公,且后人对他们的评价都很高。
宣姜的两个女儿,一位是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另一位远嫁宋国,在卫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竭尽全力的进行动员工作,不遗余力的请求宋国救援卫国,是她,成功拯救了卫国。
试想,如果宣姜真的是一个“不贞”之人,怎会教导出如此优秀的儿女?
所以在笔者看来,宣姜只是一个不能随意支配自己前半生命运的女子而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道德准则不断的变化。像《史记》、《左传》这样严谨的著作,它们的作者针对“宣姜事件”的叙述都语焉不详,是因为他们不敢妄下定论;反观,像《诗经》这样东拼西凑的文学作品,它就敢把宣姜定性成“不贞”之人。
笔者认为,《诗经》不仅脱离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而且还盲目的用儒家礼教来约束、指责宣姜,这是极其不公平的。其实,宣姜是一个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活生生的被儒家卫道士钉在了耻辱柱上。
读完《诗经》的儒家卫道士评价“宣姜事件”——“这是一首大胆揭露贵族统治阶级内部荒乱无耻的讽刺诗”。多么可笑!
在笔者看来,他们说宣姜“不贞”,却不说她为何“不贞”;他们说诗中欲“刺荒乱无耻”,却不说究竟是何种“荒乱无耻之事”。
看看罢!卫道士们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实现了自己的“阶级复仇”,而他们成功了。
他们成功的把一个可哀可悯的女性,踩在了脚下。
错并不在宣姜,错在那个原始的时代;
恶也不在宣姜,恶在那以讹传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