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生活方式助你远离自我的消耗

生活 2024-05-13 10:59:02 桔子生活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许多人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社交娱乐或者工作成功,不断地消耗自己的体力和精力。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过度消耗自我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出现。为了摆脱这种消耗,我们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平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心灵护理。通过这三种方式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远离自我消耗的陷阱。

原创丨版权:书报文摘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如果喜欢,请记得关注我呦~

知乎上曾有个提问:我明明非常努力了,每一件事都全力以赴,努力到身体和心理都筋疲力尽了,为什么“仍然”一事无成?

其中的一个回答是这样的:大部分觉得自己努力却没有获得成就的人,要么做事之前会在脑袋中胡思乱想,提前把精力消耗一大部分;要么就是没有拼尽全力,活在懊恼之中,其实真正做了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没有几件。哪有什么真正的一事无成,不过是内心戏过多而已。

人,总是因为内心不协调,产生内耗,疲惫不堪而不自知。如果你有自我怀疑、追求完美、喜欢懊恼、时常抱怨的情况,不如学学这三种减少内耗的生活方式。

01

把繁杂的事情简单化

老子《道德经》有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在做事之前,给自己的内心加太多的“困难”戏码,无疑是让自己精力提前消耗。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同事,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工作非常努力,加最晚的班,熬最长的夜,有时候晚上十一、二点还会收到他的工作消息,工作上进展却并不理想。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他不是想熬夜,只是到晚上才会集中精力好好工作。作为一个十年的资深职场老鸟,他不仅想获得许多工作上的肯定,还想提升个人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家庭。

他说白天上班他总会先开始思虑事情该怎么去做,预设困难该怎么去解决,怎么完成最完美,即使一个无关紧要的地方出一点差错都会分析原因很久。等在心里把工作的“蓝图”想得差不多的时候,8小时也过去了6小时,需要去落实的工作就去加班完成。

后来,他为了减少自己提前想事情的习惯,制作了时间管理表格,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把所有他当天要思考和解决的事情全部归档表格,然后按时按点一件一件的去完成,不再提前去思考事情怎么做,工作反而变得高效起来,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有言: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可以花少量精力做的事,就不要花大量精力去思虑太多,因为解决心里的困难往往比解决现实的困难更要消磨人的精力。

有时候把事情想得简单一些,做得简单一些,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减轻心理负担。

身在职场,特别是已经结婚的人们,如果你习惯提前预设事情的走向,或者在繁杂的事情里不知道怎么抽身,你可以为自己制作一个时间表格,有意识的减少自己的内耗,减轻心理负担,按部就班地做事,相信你的工作与生活提升起来不会再那么的困难。

02

把难过的事情正能量化

冯骥才《真人不露相》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的力量主要还是在自己身上寻找。别人给你的力量不能持久,从自己身上找到的力量,再贯注到自己身上,才会受用终身。

因为一些事情产生内耗和负面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走不出来。

有位朋友前段时间因为男朋友劈腿,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怪圈中。

是不是自己不够漂亮,所以男朋友才劈腿;

会不会挣的钱太少,被男朋友嫌弃;

还是自己脾气不好,把男朋友给推走了……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无论其他人怎么帮她纾解,她都会绕回到自己身上,进行自我攻击与贬低。她追求感情上的完美,却无尽地苛责自己,内心不知蹂躏了自己多少遍。

但后来我再见到这位朋友时,她已经从自我怀疑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她说我确实不够漂亮,挣的钱也不多,但我就是我,不能再因为别人苛责自己了。因为失恋的痛苦,她用尽全力去学了化妆技术,每天花时间看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美好了,现在反而觉得内心变得轻松很多。

是呀,遇见不开心的事情,为什么要用责怪自己的方式一遍一遍的折磨自己,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没必要在内心再给自己增添痛苦。

《岛上书店》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痛苦的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痛苦是一时的事情,人类最擅长的就是遗忘,只要你不轻易贬低自己,继续努力向阳生长,你所期望的美好就一定会到来。

03

把思考的事情行动化

脑神经科学家拉亚·博伊德博士研究发现:改变大脑思维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变行为。

你有没有发现,不少人喜欢制定长远规划,但完成的人却特别少,原因在哪里?

日本东京大学心理博士吉田正雄做过这么一项实验。

他邀请了100位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当的志愿者,把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布置了一个相同的任务。对第一组的要求是:全盘考虑事情完成的方法、过程、意义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对第二组的要求是:去做就好。

最后的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花费的时间是第二组的两倍,然而第一组的完成质量却远远不如第二组。

是第一组没有第二组用心吗?并不是,反而是过于用心造成的失败。

吉田正雄从此实验中得出结论:凡事思虑过度,想得太多,反而会让生活和工作表现更差。

不少人喜欢制定长远规划,却往往难以实现,因起于此。

想得多不如做得多,计划得多不如实践得多。有时,不是自己想得不好,而是“做”得不好。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我们会接收到很多来自外界的信息,内心特别容易被触动,会有更多的想法在我们的内心滋生,如果没有及时行动,很容易造成想法过剩,最终形成内耗。因此需要适当地为自己的内心减负,多去做想法里的事情,才能更好的活好当下,创造美好的未来。

04

想起印度哲学家、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一句话:“危机不在外面,危机实际上是内在的,而我们不愿意面对这一点。”

如果你真的产生内耗了,就一定要好好的调整自己,重新回到积极生活的轨道上来。

遇到繁琐的事情时,不要钻牛角尖,记得简单一点就好;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不要太苛责自己,记得让事情过去就好;遇到想太多的情况时,不要让自己安静下来,记得多行动一些就好。

人生在世,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有时我们需要内卷,更多的却是动起来,希望你做一个肆意洒脱的人,不惧将来,不念过去,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作者简介:一米阳光,写作新手,傻傻欢乐萌妹纸,喜欢瑜伽,喜欢音乐,喜欢向阳而生。

以上就是三种生活方式助你远离自我的消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三种生活方式助你远离自我的消耗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