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拟投资1410亿美元进军印度,由于莫迪当局政策变动,这一投资计划遭遇泡汤。莫迪政府最近对外资入华进行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引起了富士康的不满和失望。这一意外的转折令人惋惜,也再次引发关于印度政府对外资的待遇问题的争议。
#富士康为何退出印度的半导体计划#
文/熊姐
印度总理莫迪有个大国梦,但如果解决不好经商环境,印度可能只能多一个“企业坟场”的外号。
据《北京日报》报道,7月10日,富士康声明称,决定退出与印度“矿业巨头”韦丹塔集团(Vedanta)的合资建厂计划,不过没有提及退出原因。
去年9月,富士康与韦丹塔集团成立了合资企业,计划投资195亿美元(约人民币1410亿元),在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建设一家生产显示器和半导体的工厂。这原本是富士康最大的海外建厂项目之一,也被外界认为,是莫迪雄心勃勃的“让印度成为半导体制造中心”计划的第一步。如今富士康宣布退出,对于莫迪的雄心壮志,显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最大的问题,其实就在印度政府自己身上。
富士康被莫迪当局耍了?虽然富士康方面没有提及退出原因,不过有知情人士说,这主要是因为这家合资企业基本无缘获得印度政府面向芯片产业的数十亿美元的财政激励补贴,而根源,则是印度政府在胡乱干预企业行为。
有报道称,印度政府不愿向这家合资公司发放补贴的理由是,这家合资公司在成立7个月后,还没有获得任何制造技术许可,也就没能开展生产活动,似乎是有骗补贴的嫌疑。
然而,他们没能获得制造技术许可,却恰恰是由于印度政府的干涉。
有直接参与此事的消息人士对路透社称,本来,该企业已经获得了欧洲芯片商“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许可,可印度政府却想强行让欧洲公司在合资企业中持股,不过“意法半导体”并不愿意,谈判也因此陷了入僵局。
提出一个企业不可能完成的要求,再以此为理由拒绝发放补贴,富士康被莫迪政府耍了个底掉,也因此忍无可忍,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甚至都不是个例。
要知道,印度政府的这项激励计划早在2021年底就已经提出,他们拿出了至少100亿美元,奖励在印度投资建厂的显示器和半导体制造商,并计划在2026年,将自身半导体市场价值推高到 630 亿美元。但这个计划推出一年半以来,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这些补贴一分钱都没有花出去。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莫迪政府对补贴设置了超高的门槛,比如要求工厂必须掌握核心制造工艺,对于投资额、工厂规模等也有要求,但印度在芯片设计、芯片材料、芯片制造设备等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仅在电子制造业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企业也就很难达到在短时间内达到申请补助的要求。
也因此,芯片制造企业ISMC(高塔)集团无限期搁置了在印度南部投资30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工厂的计划,新加坡的IGSS集团也不知何故要重新提交补贴申请,美光集团的8.25亿美元投资则打算用于芯片测试和封装而非制造。
总之,莫迪政府虽然想得挺好,但在他们的操盘下,这个计划目前只能说是“一地鸡毛”。
企业都是待宰的肥猪其实有不少专家认为,富士康的退出是相当明智的,因为哪怕他们拿到补贴,印度政府也可能随时翻脸。
比如几年前,印度政府也曾对某种钢铁出台了一项财政激励计划,但仅仅几个月后,他们就突然开始对这些钢铁产品征收高额的出口税;
另外微软、IBM、三星等国际巨头,都曾被印度政府以各种理由,处以数亿美元至数十亿美元不等的巨额罚款。
不久前,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还被印度政府扣押了约人民币48.2亿元的巨额资金,这些资金还可能面临着被没收,而这大约相当于小米2022年利润的53.4%。
另外,印度政府还要求小米、OPPO等数家智能手机制造商,将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等众多重要领导层职务交给印度人,将手机制造工作交给印度公司,将出口业务交给印度当地经销商。
显然,印度虽然人口多,市场潜力大,但印度政府的所作所为,似乎并不是想建立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是要把到印度发展的企业当猪宰,进入印度时先来一刀,等猪长肥了再来一刀。如果企业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那就只能付出巨大的代价。
无法与雄心配套的营商环境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就提出了“印度制造”战略,说要把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5%提高到25%。
到了2020年,莫迪政府还高调喊出了“对华产业替代”政策,计划拨款260亿美元,支持半导体、光伏、汽车、制药等14个关键行业的生产,创造出6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在印度本土制造企业中扶持出一个“印度冠军”。
几天前,马鲁蒂铃木董事长巴尔加瓦甚至放出豪言,说要让印度在5年内超越美国和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但印度的营商环境,却显然难以与印度人的雄心相匹配。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印度被认定成为了“全球营商环境最差国家”之一;
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美国摩托车制造商哈雷戴维森、美国汽车公司福特等,都在经营数年后退出了印度市场;
在电信领域,投资印度的曾有高通、和记、挪威电信、俄罗斯MTS等等,结果现在只剩了沃达丰,其他都全军覆没。
印度官方数据称,从2014年至2021年,大约1/6的外国公司关闭了在印业务,总数达到2783家。
而印度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官僚体制的低效率,印度法律体系的“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政府政策的反复无常等,都让外国投资者很难在印度生存下去。
很难实现的目标,与 “中国无法替代”事实上,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战略至今已经实施将近十年,但效果却一言难尽。如今,制造业在印度GDP中的比重,反而从2015年的16%下降到了大约13%,距离莫迪的“在2025年将制造业占比提高到25%”的目标愈发遥远。
而且,除了恶劣的营商环境之外,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底蕴不足、缺乏高端人才、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产业工人等,都在限制着印度成为制造业大国。有印度专家就坦言,“中国为企业提供的东西,印度在现阶段无法做到,中国无法替代”。
这也正是欧美嚷了多少年“对华脱钩和产业转移”,却一直脱不了钩的原因所在,因为包括印度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欧美发达国家,都很难拥有像中国这样强大的制造业综合实力——优秀的基础设施,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海量的合格产业工人,庞大的市场,这些加在一起,才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获得根深蒂固地位的原因所在。
当然,如今的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各主要经济体正在纷纷退出以成本为中心的全球化模式,转而开始追求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这也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相信我们只要保持战略定力,按照既定的方针和计划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业,一定能再次闯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
以上就是莫迪当局惹怒富士康,1410亿投资计划泡汤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莫迪当局惹怒富士康,1410亿投资计划泡汤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